1、康復醫院重癥監護室ICU規章制度附知情同意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目錄一、 ICU應建立下列規章制度 1、醫護人員值班、交接班制度 2、ICU病人出入登記制度 3、三級查房制度 4、消毒隔離制度 5、搶救制度 6、醫療文書書寫制度 7、疑難病例討論、會診制度 8、ICU診療護理常規 9、ICU質量評估上報制度 10、院內感染控制制度二、ICU收治疾病的范圍 1、各種休克2、心力衰竭3、急性心肌梗塞4、嚴重心律失常5、急性肺損傷,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ARDS)6、嚴重呼吸衰竭7、嚴重急性腎功能不全8、嚴重肝
2、功能不全9、多臟器功能衰竭(MOF)10、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11、昏迷12、嚴重體液失衡、電解質紊亂13、各種嚴重中毒14、嚴重中暑15、嚴重創傷及多發傷、顱腦損傷16、擠壓綜合征17、脂肪栓塞綜合征18、心肺腦復蘇術后19、重大手術及全麻手術后20、病人及家屬強烈要求入住者三、不得入住ICU的情況1、各類急性傳染病。2、各種慢性疾病的終末狀態,如惡性腫瘤晚期。3、經濟條件不許可者。4、因各種原因拒絕治療的病人。四、ICU病房收治程序:1、臨床科室重癥病人轉ICU的流程:所在科室主管醫生將病人病情匯報該科主任科主任根據病人病情及ICU收治范圍認為應該收入ICU與病人家屬談話后,病人本人
3、或家屬簽“入住ICU知情同意書”聯系ICU病房,經ICU醫生會診同意后,在有空床情況下準備收入ICU病房通知ICU做好收治病人的準備工作轉運病人病人進入ICU后,立即記錄生命征、組織治療和搶救。2、接收重大手術及全麻術后病人的流程:擇期手術術前一天通知ICU,準備床位與病人家屬談話,病人本人或家屬簽“入住ICU知情同意書”手術結束后,主管醫生通知ICU做好收治病人的準備工作術后如果出現特殊情況,如心跳驟停、生命征嚴重障礙等,當班醫師接到通知后立即前往,參加搶救術后平穩病人由手術醫師下醫囑。3、接收急診或120急危重病人的流程:急診室醫生首先做好初步處理,如必要搶救措施及輔助檢查等及時通知相關科
4、室醫生前來會診相關科室會診醫生將病人病情匯報該科主任該科主任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轉入ICU病房監護或手術如果轉入ICU病房,按程序1處理;如需手術,按程序2處理。4、ICU病房收入和轉出的病人需由醫務人員護送。收入病人由病房醫務人員護送,轉出病人由ICU病房的醫務人員護送。五、ICU病房管理制度1、病房由護士長負責管理。2、為保證重癥監護良好的工作環境,防止交叉感染,ICU病房不留陪人,家屬可留電話,保持聯系。3、涉及重大搶救事宜,需立即報請科主任,并上報醫務科。涉及各種糾紛的病員救治要及時向醫務科及有關部門報告。4、 保持病房整潔、舒適、肅靜、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輕、關門輕、操作輕、說話輕。
5、5、 醫務人員必須穿戴工作服,著裝整潔,必須戴口罩、病房內不準吸煙。6、 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認真履行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并應逐步建立各種危重病員的搶救程序及重癥監護規范。7、 本室各類搶救器材及藥品要準備完善,保證專人管理、放置固定、隨時可用,并有專人檢查,及時補充、更新、維修和消毒。六、ICU查房制度1、各科室主任或主管醫生每天上班后先到ICU查房,下班前再到ICU查房。觀察病人病情變化,及時進行診斷、治療。了解病人的思想、生活情況,及時與病人家屬溝通。2、上級醫師查房時,主管醫師要做好準備,報告病情。危重病人隨時查房巡視。3、ICU病房通知各科主管醫生后,必須隨叫隨到
6、。4、急危重病人突然病情變化,所在科室主管醫生到達之前先由急診科當班醫生處理。 七、ICU醫師值班、交接班制度1、各科室設值班醫師,根據情況可增設二線、三線,并建立值班日志簿。2、各科室值班醫師對本科病人必須做床頭交接班,接班醫師未到位時,病床主管醫師不得離開。3、病床主管住院醫師下班前應將重點病人的病情及處理意見記入交班簿,值班醫師應做好病程記錄,并扼要記入值班日志。4、值班醫師負責病人的臨時情況的及時處理,遇有疑難問題應請示上級醫師。5、值班醫師負責急診入院病人的初步診斷治療,應完成急診入院病歷。6、值班醫師必須在指定位置,因工作必須離開時向值班護士說明去向。7、次日晨,值班醫師應將急癥和
7、重點病人的病情及處理情況進行交班。八、ICU轉出標準1、生命體征穩定。2、主要衰竭臟器的功能恢復穩定者。3、經ICU救治,出現腦死亡,植物狀態或無繼續治療意義而家屬放棄者。4、收治對象病情緩解、好轉,已無密切監測和加強治療指征者。5、病人病情危重,需要在ICU繼續治療,但家屬拒絕治療和拒絕支付醫療費用,經家屬簽字和科主任同意可轉出ICU。6、適應癥者一般術后13天可轉出ICU,有下列并發癥延長ICU治療時間。低排綜合征;頻發室早;呼吸系統并發癥,如感染、肺水腫ARDS需呼吸機支持或氣管內吸痰;急性腎衰需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持續血濾;應激性潰瘍、消化道大出血;DIC;神經系統并發癥,如昏迷。九、I
8、CU轉院制度 1、醫院因限于技術和設備條件,對不能診治的病人,經科內討論后,由科主任提出,經醫務科批準,提前與轉入醫院聯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轉院。 2、病員轉院,如估計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應留院處置,待病情穩定或危險過后,再行轉院。危重病人轉院時應派醫護人員護送。十、ICU 病人檢查和治療轉運制度為保障ICU 病人轉運途中及檢查治療過程中的安全,特制定如下轉運制度:1、轉運原則:確認轉運的必要性,轉運前充分的評價,并做好必要的準備(人力、物力),確保病人安全。2、轉運前評估及知情同意。危重病人轉運必須確認是必須和必要的,并由上級醫生對轉運前病人的生命指征及轉運的可行性作出評估和批準。轉運前
9、應該充分向病人或家屬說明檢查或治療的必要性及轉運風險,征得病人或家屬的同意,由病人或家屬簽字認可。3、根據病人的危重程度,協調組織必要的醫護人員,但至少有兩人以上,要求至少是熟練掌握ICU 技能的醫生、護士。4、轉運時做好生命支持設備及必要藥物準備。設備如:簡易呼吸器,狀況良好的氧氣瓶,吸痰器等。藥物如常用復蘇藥物及常用鎮痛及鎮靜藥物:如腎上腺素、阿托品、嗎啡,安定等。5、臨轉運前再次評估病人及調整相應物品,防止窒息、缺氧、脫管等意外。6、轉運時密切監測ICU 病人各項生命指征,保證病人生命征穩定,防止病人發生意外損傷十一、ICU 病人轉出流程ICU 病人經綜合評估可轉出者聯系普通病房做好準備
10、接收工作通知病人家屬,病人目前病情適宜轉出,簽署知情同意書ICU醫生與普通病房的醫師床邊交接通知值班護士整理病人相關物品及影像學資料主管醫師書寫轉科記錄ICU護士及醫師護送病人轉至相關普通病區。十二、ICU病房處罰制度1、ICU病房有空床,但在普通病房發現有入住ICU病房指征而未入住者,將該病人住院費用從科室收入中扣除。2、普通病房內發現有特級護理者,將該病人住院費用從科室收入中扣除。3、ICU有急危重病人入住或病人病情突然發生變化,需相關科室主任到場參加搶救,科主任不接電話或電話不通,無故不到場者,每次扣罰當事人200元。4、ICU病人病情發生變化,ICU病房通知該科主管醫生時,不得無故拒絕
11、去ICU病房處理病情。違反者每次扣罰當事人100元。5、科室間對ICU重癥復合傷病人相互推諉,如無充分理由,扣罰責任科室獎金500元。6、ICU病人病情穩定后,應及時轉回原科室治療。原科室不應以“無床”、“節假日無主管醫生”等為由拖延轉科。違反者每次扣罰當事科室200元十三、ICU分配方法1、ICU病人的住院收入全部歸主管的臨床科室。2、如果ICU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由于病情需要由另外一個臨床科室接管時,轉入前的住院費用歸第一個科室,轉入后的住院費用歸下一個科室,依此類推。十四、ICU醫患溝通制度1、患者病情咨詢地點:ICU科的醫患溝通室(病房只提供探視,不提供病情咨詢)。 2、咨詢時間安排:每天
12、下午4:00 - 5:00。 3、咨詢人員安排:患者進入ICU科時,由患者和/或其家屬選定1-2位家屬作為代表,進行每天的病情咨詢(需簽名記錄在案)。其他家屬或親友只可探視病人,不具備病情咨詢資格。目的是為了保護患者的隱私,同時避免造成混亂及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4、咨詢對象:當天管床及查房的本科醫生。十五、ICU與臨床科室協作制度1、入住ICU的病人由負責收入的臨床科室負責。2、ICU病人在上班8小時內(節假日除外),臨床科室查完房后,由ICU醫生負責病人,職責如下:應對病人病情的突發變化、維護生命體征穩定、各種檢測、監護等。病人病情突發變化時,ICU可通知臨床科室協助搶救。3、ICU病
13、人在上班8小時外及節假日由臨床科室負責。4、臨床科室與ICU之間須相互理解通力協作。嚴重復合傷、需多科協助診治的病人、重大治療方案的更改、實施、病人進出ICU適應證的選擇等問題,原則上由ICU與各科共同協商,ICU須充分尊重專科處理意見。當治療方案出現分歧時,可上報醫務科進行院內會診。當適應證及轉出方向發生分歧無法解決時,由ICU主任決定。5、ICU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與各臨床科室病人的綜合情況,加快周轉率,提高床位使用率,決定臨床病人是否入住ICU及次序。6、與醫療管理有關的各項核心制度,如:疑難病人討論,死亡討論等按統一規定執行, ICU與相關科室共同參與制度的執行。 十四、家屬探視制度
14、1、由于病人的情況不穩定,需接受各種治療及護理,且病人的抵抗力差,容易感染,故ICU內不設陪人,每天有一次探病時間。2、探視時間: 下午4:004:30,每次探視時間不超過20分鐘。有特殊情況請與當班醫護人員聯系,經允許后方可探視。3、探視須知:每次探視只允許兩人進入,進入前洗手、穿上鞋套、穿隔離衣;探病期間不要觸摸病人的傷口、各種管道及儀器;未經允許不要給病人送任何食品;保持病室清潔及安靜,不要在室內吸煙;不要談論有礙病人健康和治療的事宜;ICU病室內不擺放鮮花;入室前請關閉手機,以免干擾儀器正常運轉。4、病人的一切治療護理由護理人員承擔,任何病人均不得留陪護。5、做好病室醫療文件的保管工作
15、,探視者不得翻閱病歷及醫療文件。6、保持床單位及床邊桌等用物的清潔整齊,固定位置,未經護士長同意,不得隨意搬動。 7、凡探視人員損壞、丟失醫院物品,應負責賠償。xx康復醫院入住重癥監護病房(ICU)知情同意書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病歷號疾病介紹和治療建議醫生已告知病人有 ,目前病人病情危重,需進入重癥監護病房(ICU)進行搶救或密切監護。醫護人員將根據病人的病情需要進行多種搶救治療,在搶救過程中可能需要進行一些有創或有潛在危險的診療項目,包括:氣管插管及機械通氣治療;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動脈穿刺置管及有創動脈壓監測;持續鎮靜鎮痛治療;心外按壓和電除顫,等。ICU是高投入的診療區,配有持續心電、血
16、壓、脈氧飽和監護儀,呼吸機,監控中心,透析儀器等貴重儀器及高級設施,并且配有護士專人看護,所需費用較高。專科醫師和ICU醫師將根據病人病情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合理選擇藥物及檢查、檢驗項目。為保證對病人診治工作的順利進行,請及時交納有關費用。有創操作的潛在風險和對策:醫生告知我如下有創操作可能發生的一些風險,有些不常見的風險可能沒有在此列出,具體的操作方式根據不同病人的情況略有所不同,醫生告訴我及家屬可與我的醫生討論有關我的操作的具體內容,如果我有特殊的問題可與我的醫生討論。1我理解任何麻醉都存在風險。2我理解任何所用藥物都可能產生副作用,包括輕度的惡心、皮疹等癥狀到嚴重的過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
17、命。3我理解有創操作可能發生的風險和醫生的對策:一、氣管插管及機械通氣治療可能引起的意外與并發癥:1、刺激迷走神經引起呼吸心跳驟停;2、口腔局部損傷和牙齒脫落;3、咽部感染、喉頭水腫及聲帶損傷;4、氣管軟骨脫位;5、誤吸、肺部感染和肺不張;6、粘液栓、痰栓等引起急性氣道阻塞;7、誤入食道;8、插管失敗;9、呼吸機誘發的肺損傷,相關性肺部感染;10、呼吸機依賴;11、循環功能障礙;12、呼吸功能衰竭繼續加重;13、病人需要約束治療;14、皮下氣腫、縱膈氣腫;15、氣管食管瘺;16、其他不可預見的意外。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治療可能引起的意外與并發癥:1、麻醉意外;2、喉頭水腫,痙攣,窒息;3、咯
18、血;4、肺部感染擴散;5、支氣管痙攣,呼吸驟停;6、氣胸;7、加重缺氧;8、嚴重心律失常,心跳驟停;9、血壓升高,腦血管意外;10、氣管插管意外脫出;11、其他。三、動、靜脈穿刺置管及有創動、靜脈壓監測可能引起的意外與并發癥:1、麻醉意外;2、出血,局部血腫;3、感染;4、血、氣栓形成;5、神經損傷;6、動脈供血區缺血致局部壞死;7、操作失敗;8、其他。四、持續鎮靜鎮痛治療可能引起的意外與并發癥:1、呼吸循環抑制;2、惡心嘔吐;3、鎮痛不全;4、蘇醒延遲;5、譫妄;6、其他。五、心外按壓和電除顫可能引起的意外與并發癥: 1、肋骨骨折;2、氣胸、血胸、軟組織損傷;3、電灼傷;4、心肌損傷;5、除
19、顫無效。特殊風險或主要高危因素根據病人個人的病情,可能出現以下特殊并發癥或風險: 一旦發生上述風險和意外,醫生會采取積極應對措施。病人知情選擇l 我的醫生已經告知我將要進行的有創操作方式、此次有創操作及有創操作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風險、可能存在的其他治療方法并且解答了我關于此次有創操作的相關問題。l 我同意在有創操作中醫生可以根據我的病情對預定的有創操作方案做出調整。l 我理解我的有創操作需要多位醫生共同進行。l 我并未得到有創操作百分之百成功的許諾。l 我授權醫師對手術切除的病變器官、組織或標本進行處置,包括病理學檢查、細胞學檢查和醫療廢物處理等。l 我 (“同意”或“不同意”)進入ICU病房進行治療。病人簽名 簽名日期 年 月 日如果病人無法簽署知情同意書,請其授權的親屬在此簽名:病人授權親屬簽名 與病人關系 簽名日期 年 月 日醫護人員陳述:我已經將病人目前病情,進入ICU病房治療的目的、意義、重要性以及將要進行的有創操作方式、此次有創操作及有創操作后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風險、可能存在的其他治療方法告知病人、病人家屬或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并且將病人不進入ICU病房治療可能發生的風險及不良后果告知了病人、病人家屬或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授權委托人,并且解答了病人關于此次有創操作的相關問題。醫生簽名 簽名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