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畝藍莓綠色生態園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二零XX年XX月XX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單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設地點:XX省XX市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20XX年XX月40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及編制人員名單項目編制單位:XX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格等級: 級證書編號:(發證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制)編制人員: 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高級工程師XXXX有限公司二XX年XX月XX日 目 錄第一章 總論31.1項目概況31.2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41.3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41.4 項目預期效益4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建設必要性62.1項目背景6
2、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7第三章 項目區概況、市場和可行性分析103.1項目區概況103.2項目產品市場分析113.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3第四章項目建設總體目標和規劃原則164.1項目建設總體目標164.2項目規劃原則164.3開發建設標準19第五章項目總體規劃及主要建設內容235.1項目總體規劃235.2主要建設內容265.3配套設施305.4主要產品方案31第六章 投資估算和效益分析336.1投資估算336.2 運行費估算336.3 財務效益分析346.4 綜合效益分析34第七章 結論和建議377.1結論377.2建議37第一章 總論1.1項目概況# 生態園項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現代農業生
3、態科技為支撐,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資源,集成種、養、加、農業資源綜合利用和農業生態等現代技術,建立種植、養殖、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環節相互銜接,物質、能量互為利用的新型生產體系,以構建現代農業果蔬種植加工基地、畜禽養殖基地,景觀式綠色生態園區為載體,打造一個集種植、養殖、農產品深加工、農事生活體驗、農業科普教育、綠色生態旅游、溫泉休閑療養、會議培訓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綠色生態園區。本項目位于#市于洪區,緊鄰農博園和國家級光輝現代農業示范區,位于九龍河、蒲河交匯處,地處溫泉帶,距小韓村、美國郡等僅9公里;項目占地面積約1590畝,項目區擁有原生態的景觀資源與純美的田園風光。農業生態周邊環繞304國
4、道、沈彰高速、蒲河景觀大道等多條主次干道,路網通暢便捷。項目建設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符合國家、地方的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廣闊,市場優勢明顯。項目以藍莓為主要種植品種,通過近1000畝的藍莓種植形成一定的規模經濟效應,結合生態種植、休閑采摘、藍莓產品深加工、園區旅游開發等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獲得高額收益,形成遼寧地區從藍莓育苗、苗木種植、果實銷售、藍莓產品深加工的全產業鏈條,形成區域藍莓種植技術、生產成本、經營品牌優勢。1.2 項目主要建設內容1.藍莓種苗繁育、種植及深加工區規劃占地1000畝2.設施蔬菜生產區規劃占地60畝3.果樹種植區規劃占地100畝4.生態養殖及有機肥料處理區規劃占地30畝5.
5、溫泉賓館區規劃占地200畝。6.藍莓文化主題及園林景區規劃占地100畝1.3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10000萬元。其中80%由企業自籌,20%申請財政支持。1.4 項目預期效益 項目建成達到設計產能后,年增純效益4900余萬元,經濟效益顯著。通過項目建設,園區林草覆蓋率達到85%以上,增強生態系統結構穩定性和自我調節能力,優化土壤生態環境,提高土地生產力,使園區的自然資源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不斷改善和提高區域環境質量生態效益突出。園區通過核心技術的示范,強化對農民培訓,提高農民的的創收技能,促進農民進入農業產業化鏈條的各個環節,增加農民收入,并逐漸實現農民市民化,農業工業化和農村城
6、市化,促進農村繁榮。可壯大主要產業,促進結構調整分析。完善產業化鏈條,促進產業的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實現農業增效,社會效益巨大。第二章 項目背景和建設必要性2.1項目背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居民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水平要求更高,綠色有機富含營養價值的農業產品越來越受到歡迎,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同時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旅游、度假、養生等娛樂休閑活動消費也隨之迅速發展。伴隨農業產業化和現代農業技術發展,農業生態園區在滿足其生產性功能的同時,還具有了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人們提供觀光、休閑、旅游的生活性功能,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農業生態園(Agriculture ec
7、ological garden)也稱農業休閑園,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國民休閑,增進國民對農業及農村的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是集旅游功能、農業增效功能、綠化、美化和改善環境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產業園。它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它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也是農業與旅游業發展結合的產物。農業生態園區拓展了農業發展的新空間,開辟了旅游業發展的新領域。隨著農業生態園區的建設,經營與發展,在提升農產品價值,擴大農業和旅游收入,帶動農民致富,改善環境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績,因此得到了政府的鼓勵和支持。同時農業生態園也向循環
8、經濟化、產品和服務特色化、教育和文化消費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依靠區域資源優勢,以高新示范園區為基礎,以產業化經營為模式,具體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新體系。同時隨著農業生態園區大規模建設,農業生態園區市場競爭也越來越大,園區產品和經營的特色化日益成為園區經營發展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本項目以藍莓作為主題園區。藍莓的名稱來源于英文blueberry,意為藍色的漿果。它是多年生綠葉或常綠灌木,果實為漿果。藍莓栽培最早的國家是美國,1906年美國人考維爾(Coville)開始野生藍莓的選種、選育和栽培,在美國和歐洲已有百年以上的文化。藍莓營養豐富
9、,不僅富含常規營養成分,而且還含有極為豐富的黃酮類和多糖類化合物,因此又被稱為“水果皇后”和“漿果之王”。因為其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所以風靡世界。是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藍莓產品市場巨大,發展迅速。2.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2.2.1 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有利于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耕地數量一定的前提下,耕地質量和農業生態科技應用水平是決定綜合生產能力的兩個關鍵性因素。建設生態型循環農業產業示范園,可以快速提升當地農業產業結構,使先進適用的農牧技術得以迅速推廣,大幅度提高耕地質量和農業生態環境,使土地產出率得到提高,農產品質量得到保障,進而提高本區域農業綜合生產能力。2.2.2 實現
10、農業產業化升級,有利于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應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是促進農業產業升級的必然要求,在現代裝備武裝下,大范圍、高水平應用農業現代科技成果,進行集約化種養殖生產,打破農民一家一戶的傳統生產模式,農民的身份轉變為農業工人,不但有利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效率和綜合效益,還可以使農民的收入得到持續增加。2.2.3 實施生態化農業生產,有利于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園區集成了多項現代生態農業的成熟技術,遵循可持續農業發展規律,對農牧業生產、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園區及其輻射帶動耕地的肥水管理、種植養殖品種等要素進行總體設計,形成田間保護林網、溝渠、塘壩相配套的農
11、田生態保護體系,養殖業、種植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之間資源互為利用,最大限度利用有用資源,減少人工合成化肥、農藥使用,嚴格保護自然資源,確保資源的永續利用,從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2.2.4 實施生態化農業生產有利于繁榮農村經濟,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通過實施生態化農業生產示范工程,不但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的集約化、產業化、科技化、生態化等關鍵問題,還可以大幅度改善農村環境,在山青水秀的環境中形成強勁的農業生產能力。通過科學化管理、品牌化經營,有效延伸農牧業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步伐。第三章 項目區概況、市場和可行性分析3.1項目區概況本項目位于
12、#市于洪區,緊鄰農博園和國家級光輝現代農業示范區,位于九龍河、蒲河交匯處,地處溫泉帶,距小韓村、美國郡等僅9公里;擁有原生態的景觀資源與純美的田園風光。農業生態周邊環繞304國道、沈彰高速、蒲河景觀大道等多條主次干道,路網通暢便捷。#是遼寧省省會,中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東北地區第一大城市,東北的交通樞紐,通信樞紐,#經濟區的核心城市,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市總面積逾1.3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822.8萬人,市區戶籍人口約600萬。2012年人均GDP達80532元,同比增長9.2%,已超過了國際通行的GDP1萬美元的衡量標準,#已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的
13、發展水平。2012年,#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31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002元。#屬于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全年氣溫在-3536之間年平均氣溫6.29.7,全年無霜期155180天。受季風影響,降水集中在夏季,溫差較大,四季分明。冬寒時間較長,近六個月,降雪較少;夏季時間較短,多雨。春秋兩季氣溫變化迅速,持續時間短:春季多風,秋季晴朗。3.2項目產品市場分析3.2.1藍莓種植栽培情況目前,全球有30多個國家進行藍莓栽培,總面積約12萬公頃。中國的藍莓品種主要來源于美國和日本,現已引進適宜中國南北各地種植的品種100多個,適合在全國各氣候條件下栽培。我國藍莓的種植主要一企業化
14、和規模化方式進行,一般起點1000畝。根據藍莓發展規律和中國藍莓產業發展預測,中國規劃藍莓發展面積2萬公頃為適度規模,要達到這一規模還需要20-30年,開發潛力巨大3.2.2藍莓產品及其市場需求與前景1.藍莓產品由于藍莓特殊的保健價值,產品的深加工市場非常廣闊。藍莓及深加工產品主要有藍莓鮮果、藍莓果干、藍莓果醬、藍莓果糖、藍莓酒(藍莓冰酒、藍莓干紅、藍莓果酒)、藍莓蛋糕、藍莓果汁、藍莓膠囊、藍莓眼保健產品、藍莓老年保健產品、藍莓色素等。2.市場需求與前景國際市場對藍莓產品的營養價值認識較高,有較強的消費習慣,在國際市場上需求量極大,從全球看,目前約有30多個國家栽培藍莓,總面積約12萬公頃,產
15、量僅能滿足需求量的4050,且售價昂貴,產品供不應求,發展藍莓有著巨大的國際市場空間,前景誘人。我國藍莓市場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另外,由于藍莓果實采摘不適宜機械化作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適合我國國情,因此利用我國目前的勞動力資源開發藍莓產業具有較廣闊的前景。3.2.3藍莓生產的成本效益分析1.露地栽培(元/畝,土地費用除外,按購買7年生藍霉樹苗,結果10年計算)(1)每畝初始投入:土地改良費11000元;苗木費=200元#220株/畝=46000元;機械作業費1000、人工費1000元,小計59000元。每畝每年人工、灌溉、肥料農藥、田間管理費等4800#10年=48000元。合計1070
16、00元。(2)產出:第一年大約每株產果1斤左右,每畝約產果220公斤;第二年大約每株產果3斤左右,每畝產果660斤;第3年后每株產果6斤左右=1320斤,10年產果約11440斤,收入約為11440斤#60元/斤=686400元。(3)10年純利潤:686400-107000579400元;10年內年平均利潤為57940元/畝。2.保護地栽培(元/畝,土地費用除外,按購買7年生藍霉樹苗,結果10年計算)(1)投入:溫室建設費100000元,土地改良費11000元;苗木費=200元#220株/畝=46000元;機械作業費1000、人工費1000元,小計59000元。每畝每年人工、灌溉、肥料農藥、
17、田間管理費等10200#10年=102000元。合計261000元。(2)產出:第一年大約每株產果1斤左右,每畝約產果220公斤;第二年大約每株產果3斤左右,每畝產果660斤;第3年后每株產果8斤左右=1760斤,10年產果約18480斤,產值約為18480斤#60元/斤=1108800元。(3)10年純利潤:1108800-261000847800元;10年內年平均利潤為84780元/畝。3.3項目建設的可行性1.自然環境優勢項目區生態環境優美,九龍河、蒲河水系貫穿全域,林木茂盛、河水清澈,生態環境良好。區內擁有豐富的地下溫泉資源,儲量達10億噸以上。示范區內土地平坦,集中連片,土質肥沃,適
18、宜發展現代農業。土壤以黑粘土為主,PH為5.8偏酸性比較適于藍莓的種植。沿304國道和107省道,村鎮相對集中,利于生產配套區快速啟動。2區位優勢項目區位于#市于洪區,是#經濟區重要的產業增長極之一,是沈阜產業帶的橋頭堡,是蒲河、九龍河生態經濟帶的重要節點。核心區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拓展區規劃面積118平方公里。示范區距市區15公里。沈彰高速、304國道、107省道和沈山鐵路穿境而過,距#桃仙機場僅40分鐘車程,距市區1小時車程。與大連、營口、錦州等港口成鼎足之勢,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絡。3.產品市場優勢#市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是#經濟區的核心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人均可支配收入較
19、高,人們對綠色營養的高端農產品及休閑旅游的需求日益提高,市場前景巨大。本項目將藍莓產品及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園區有機結合充分的迎合了市場需求。遼寧地區尚無以藍莓種植為主的大型農業生態園區,項目在區域內差異化特色明顯,區域成本優勢突出。表3.1#市周邊農業生態園區情況表園區名稱地點占地面積特色和經營內容農業品種#三農博覽園新民市大柳屯鎮600畝民族和民俗文化、農業生態旅游觀光。農業百科園景區、三圣寺景區等葡萄園、靈芝園#市蘇家屯區馬耳山生態旅游風景區蘇家屯區8000畝馬耳山的自然景觀、林果蔬菜種植采摘園區已發展到6000余畝,蔬菜采摘園區500余畝大櫻桃、蘋果梨、寒富蘋果等果品類,蔬菜類;榛子、核桃
20、、山櫻桃等山果類。#市樂農莊園和平區渾河西街道滿融村1040畝農業生產示范、旅游觀光、休閑娛樂水果葡萄種植,特種蔬菜種植、百合園區、樹莓種植。 4政策優勢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已將發展現代農業列為未來五年重點發展產業。遼寧省也相繼出臺了多項發展現代農業的鼓勵措施和辦法。發展現代農業已成為#市經濟社會發展三大總體目標之一,為示范區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5.科技優勢#市共有30余所高等院校,116個市級以上獨立科研機構和國內外其它相關科研機構。學科設置齊全,專業人才眾多,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同時在規劃建設中也得到了遼寧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大學、#農業科技開發院的專家的支持。
21、第四章項目建設總體目標和規劃原則4.1項目建設總體目標#生態園項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現代農業生態科技為支撐,充分利用當地自然環境資源,集成種、養、加、農業資源綜合利用和農業生態等現代技術,建立種植、養殖、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環節相互銜接,物質、能量互為利用的新型生產體系,以構建現代農業果蔬種植加工基地、畜禽養殖基地,景觀式綠色生態園區為載體,打造一個集種植、養殖、農產品深加工、農事生活體驗、農業科普教育、綠色生態旅游、溫泉休閑療養、會議培訓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綠色生態園區。通過對園區森林景觀園區式建設構建綠色農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畜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通過深加工農產品銷售、農業生態旅游消費延伸農業
22、產業鏈,提高農業綜合效益。通過合理規劃和高標準建設一個生態良好、田地肥沃、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有機高效的生態型循環農業示范園區。4.2項目規劃原則4.2.1特色突出、主題鮮明原則特色是旅游休閑產業的經營基礎,也是提升農產品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作為生態農業示范和觀光農業旅游項目,本項目將圍繞藍莓產業構建特色園區,以藍莓種植為基礎,將藍莓觀賞、采摘、藍莓產品開發、藍莓深加工、藍莓酒莊、藍莓餐廳全產業鏈進行有機整合,積累形成藍莓苗木培育、種植、深加工等成本技術優勢,宣傳藍莓營養保健作用,培養藍莓消費習慣、借助生態園區建設,營造“綠色、有機、生態”主題,提升產品附加值,構建農業產業新型模式。4.2.
23、2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園區規劃以生態學理論和循環經濟理論為指導,充分整合園區各種自然條件,合理、高效地配置田、路、水、植物和養殖點等各類資源,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形成生態環境改善,種植、養殖、加工相協調的高標準、可持續的現代生態農業生產模式。重點突出生態景觀、生態技術和環境保護原則。生態景觀是生態旅游最終成功的重要基礎,首先應突出下列生態景觀:1、從水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生態系列景觀。2、結合規模化生態農業生產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季相特色(四季各有大面積的花、彩葉和觀賞果木)。第二,生態技術:即利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立體種植、生態因子綜合配置等原理設計的高效生態農業模式。第三,環境保
24、護:旅游勢必會帶來大量的污染,園區自身的生產生活需要也會成為污染源,必須高度注意生態方面的要求,如停車場的位置設置;園內低污染交通工具的使用;垃圾的分類收集和處理;利用生物種類配置和生物防治技術以減少病蟲害,控制農藥污染;依據食物鏈原理配置動植物生產環節使全園的廢物循環利用,以消滅污染源等。規劃的生態原則是創造園區恬靜、適宜、自然的生產生活環境的基本原則,這是提高園區景觀環境質量的基本依據,也是生態園區成功與否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4.2.3 經濟效益原則從效益原則出發,規劃中將考慮最佳投入和綜合效益最高的項目組合。生態園區的建立結合基礎設施的建立,勢必帶動生態旅游的發展;生態旅游發展勢必帶
25、動生態產品的消費;生態產品的消費勢必帶動生態農業示范的完善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度假,生態農業示范,生態產品生產,三方面的項目將有機聯系,互相促進,同時通過循環經濟經營模式,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創造出比單獨經營更大的經濟效益。4.2.4因地制宜、綜合規劃原則園區規劃將充分利用項目的自然生態景觀、土壤生態特性、水系及溫泉資源優勢,將發展農業產業化與循環經濟、生態農業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統籌考慮,綜合規劃。注重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苗木種植、農業休閑觀光、市場營銷等產業發展各環節相互配套和相互促進。將種、養、加、農業休閑觀光各環節有機結合;實現各環節平衡發展,實現經營管理組織化、產品生產標準化、市場營銷
26、專業化、土地利用規模化。綜合規劃布局,充分考慮園區交通、水電、食宿、餐飲、娛樂、會議、教育等多功能的合理布局,打造精品園區項目。4.2.4 文化提升、以人為本原則以人為本原則主要體現在充分滿足現代人消費需求。首先通過園區農業生產設施與園林景觀完美結合,園路、水塘、種植區色彩斑塊、綠化色帶和各式建筑物構成和諧的現代農業景觀,給人以舒緩身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農業美學感受。以優美愜意的環境和優質有機的農副產品吸引周邊城市居民到園區參與農業休閑觀光旅游,了解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直接參與體驗、自娛自樂是農業生態園最重要的特色亮點。規劃中要強調旅游項目的參與性、娛樂性和知識性的緊密結合,使城市游客廣泛參與
27、園區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親自動手獲得樂趣和相關的知識,使他們多層面地體驗農產品飼養、種植、采摘、加工、收獲;動物的馴化、逗趣;農業高新技術的操作及農村生活的趣味等等,使游客享受到源于鄉村又高于鄉村的文化氛圍,享受到現代湖濱、田園、花海的風光。通過農業生產技術展示,農業生活體驗、農業科普教育、農業景觀欣賞等方式宣揚農業文化,園區的規劃設計中應深入挖掘出項目內在的文化資源,并加以開發,提升園區的文化品位。4.3開發建設標準根據本地區水土、環境、人文等實際,采取綜合整治措施,科學規劃,連片開發。通過開發建設,使當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1-2年內,項目區產出的農畜產品達到優質安全標準;3-
28、5年內,達到有機認證標準,主要農畜產品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4.3.1 水利措施及標準科學規劃排灌工程,合理布局各項水利設施。主要項目有:新建配套農用機電井6眼,飲用水深井1眼,排灌泵站1座,新建小型集雨設施(方塘)2處;新建和整修溝渠2260米(其中明渠 2000米,暗渠260米)。采取工程、農藝、管理等節水措施,把項目區建成灌、排、蓄、保、節相結合的農田水利系統。灌溉保證率達100%,其中噴灌、滴灌精準節水灌溉面積各70畝,占園區種植面積的90%。排澇標準達到20年一遇,干溝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灌溉用管材管件均達到飲用水標準,符合有機蔬菜生產要求。水泵、電機、施肥器、過濾器、閥通等配套齊
29、全。4.3.2 農業措施及標準項目區治理后達到土地相對平整,集中連片,利于灌溉和機械作業,農業生產設施配套,社會化服務手段完備,能滿足種植業結構調整后各種農作物生產的需要,注重養殖業與種植業的科學配置。采用現代生物技術選育的益生菌群輔助種植、養殖生產,實行測土配方施肥,施用富含益生菌群的有機肥、秸稈還田等措施改良土壤。養殖業科學使用活性益生菌劑,提高畜禽抗病性和產品品質。推廣應用優質高產高效種質,種養殖原良種覆蓋率達到100%。4.3.3 田間道、生產道及標準新建和整修田間道600米,田間道與縣道及鄉、村公路相連。道寬6m,采用碎石水泥穩定層基礎、瀝青混凝土面層結構,路緣采用當地花崗巖路緣石。
30、新建和整修生產作業道1200米,路寬4m,其中600米為瀝青混凝土面層結構,600米采用砂石硬化路面。所有道路旁均設置排水溝。保證晴雨天暢通,滿足農產品運輸和中型以上農業機械通行。4.3.4 生態防護林、綠化措施及標準保護項目區現有生態防護林網,采用片植、行植相結合的方式,延道路、溝渠種植兼具生態防護與綠化美化功能的喬、灌木。喬木樹種采用適應當地氣候的楊、柳、槐、榆、火炬和松、柏樹、銀杏以及五角楓、紫葉李、美洲紅楓等彩葉樹種,灌木采用連翹、丁香、四季錦帶、榆葉梅、金銀忍冬等開花樹種。喬木樹苗規格要求胸徑達到5厘米以上。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達到98%以上。形成片、行結合,四季有綠,三季有花,高矮交
31、錯的農田防護林網,農田防護林控制面積達到100%。4.3.5 科技措施及標準在項目建設期間,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進行施工建設,確保水利、農業、林業、道路等措施項目建設達到相關設計標準,項目壽命期達到30以上。項目建成后,重點推廣種、養、加三元結合型標準化生產技術,實現種苗資源良種化,生產方式標準化,病蟲害防治無(低)毒化,農畜業及加工生產低碳化、廢棄物資源化、排放減量化。項目建設和實施期間,定期對技術員、農工和相關農戶進行政策法規及種、養、加三元結合型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使其熟悉掌握有關資金和項目管理方面的要求和主要生產技術。充分發揮項目科技輻射作用,扶持合作農戶,拓寬農業生產技術的推廣
32、應用范圍,科技在農業增產增效中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第五章項目總體規劃及主要建設內容5.1項目總體規劃5.1.1項目技術路線采用種、養、加三元結合型標準化生產技術,圖5.1是其技術路線示意圖。如圖5.1所示,果蔬及苗木種植和畜禽養殖為加工生產提供原料,產生的殘次果、菜葉、莖稈等廢棄物用于補充畜禽養殖的飼料,加工清洗廢水用于淡水魚、鴨、鵝養殖;淡水養殖廢水用于畜禽舍沖洗或灌溉、魚塘淤泥是優質有機肥;畜禽糞污經過復合生物菌劑發酵加工成優質有機肥用于種植生產。整個生產過程“三廢”實現資源化利用和減量化排放,既改善了環境又降低不可再生能源和化肥的消耗量。殘次果、菜葉、莖稈等廢棄物農副產品初加工添加復
33、合微生物菌劑加工有機肥水產養殖果蔬、苗木種植畜禽養殖加工原料加工清洗廢水廢水用于畜禽舍沖洗畜禽糞污魚塘水用于灌溉,淤泥用于施肥富含活性益生菌的優質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菌劑生產養殖用菌劑種植用菌劑圖5.1種、養、加三元結合型標準化生產技術路線示意圖5.1.2功能區域規劃5.1.2.1農業生產示范區功能一、農產品生產,主要包括:1.藍莓種植區2.設施蔬菜生產區3.生態養殖區(1)魚類養殖垂釣類(鯉魚、鯽魚、草魚)觀賞類(錦鯉等)(2)家畜類養殖(豬、牛、羊)(3)家禽類養殖(雞、鴨、鵝)(4)特種養殖(梅花鹿)功能二、種苗繁育主要包括:1.藍莓和果蔬種苗繁育功能三、農產品深加工1.藍莓果醬2.藍莓果汁
34、3.藍莓酒5.1.2.2休閑娛樂區功能一:住宿餐飲功能(1)溫泉小區(2)溫泉賓館(會議、婚宴、娛樂)(3)農家小院(4)藍莓情侶小屋(5)藍莓主題生態餐廳(6)藍莓酒莊功能二:娛樂消費功能(1)農事生活體驗區(2)藍莓、果樹采摘體驗園(3)垂釣園(4)運動休閑娛樂城(保齡球、臺球、小型高爾夫練球場、健身中心、電游城、羽毛球、乒乓球)溫泉游泳館(5)動物喂食(6)有機產品銷售中心5.1.2.3文化景觀區(1)農業文化科普館(2)水系園林景觀區5.1.2.4.綜合管理區1.園區管理中心(綜合服務區、管理辦公區、安全消防監控、員工宿舍等)2.綠色節能環保系統控制區(1)溫泉地熱系統控制區(2)污水
35、處理區(3)沼氣生產區(4)廢物處理及有機肥料(5)太陽能采集利用系統5.2主要建設內容5.2.1 藍莓種植及深加工區藍莓種植及深加工區規劃占地面積950畝,其中主要規劃有:1.裸地栽培:占地面積400畝,主要種植矮叢藍莓。矮叢藍莓和適宜在溫帶寒冷地區種植,矮叢藍莓的生長期較短,約在100-150d間;其特點是抗旱、抗寒能力強, 在-40低溫地區可以栽培。對栽培管理技術要求簡單,極適宜于東北高寒山區大面積商業化栽培。畝產量500kg左右。樹高30-50 cm,果實較小,宜作加工原料,也適合家庭盆栽和庭院栽培(可少量栽種在園區的其他區域)主要品種有美登、芬蒂。部分用于藍莓鮮果采摘銷售,部分用于園
36、區藍莓深加工原料使用。2.冷棚栽培:占地面積320畝,主要以半高叢藍莓種植為主,半高叢藍莓需要生長日數為160d以上。其特點是抗寒性強,樹高在1 m左右,果實比矮叢藍莓大,但比高叢藍莓小,屬中型果,適合采摘特別是兒童采摘,主要品種有北陸、北藍、北村。部分用于藍莓鮮果采摘銷售,部分用于園區藍莓深加工原料使用和鮮果銷售。3.溫室大棚栽培:占地面積200畝,溫室大棚150棟。可種植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高叢藍莓又分為南高叢和北高叢2類。南高叢的特點是耐濕熱,抗寒性較強,樹高2 m左右,果實較大,果實直徑1 cm左右,對低溫的要求量約為200 h左右,即使在無霜期為260 d以上的地域也能栽培,露地栽培
37、適宜在長江流域以南發展,在北方進行溫室種植可選用該系列品種。北高叢抗寒性強,但不耐旱、澇,樹高1-3 m,果實較大,品質好,風味佳,要求生長期在160 d以上。產品可用于采摘和鮮果銷售。可采用滑蓋式節能日光溫室,該項技術集成了大型聯棟溫室和普通日光溫室的優點,保溫蓄熱性能優異,光照、溫度分布均勻,防雨、雪、風性能良好,建造安裝周期短,主體骨架壽命達20年以上,操作維護方便。占地面積為800m2/個,室內有效面積700m2。4.藍莓加工和倉儲區:占地面積30畝,建筑面積8000m2,主要用于藍莓初級鮮果倉儲、包裝、藍莓果醬生產、藍莓果汁、藍莓酒、藍莓花青素的生產。產品銷售主要通過園區內部餐廳、賓
38、館、酒莊內部和外部銷售。5.2.2 設施蔬菜生產區規劃占地面積60畝,現代化溫室大棚30棟。采用滑蓋式節能日光溫室技術。蔬菜類既有常見的朝天椒、空心菜、苦苣、西蘭花、西芹等,也有新特蔬菜,如產自荷蘭的水果黃瓜、串番茄、東方長茄、奶油生菜,產自日本的甜瓜、彩椒等。預計每棟溫室年生產蔬菜1.5萬斤左右,產值可達4-8萬元,此外,溫室的建成可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預計每3棟溫室需工人1-2名。生產區產品主要用于園區內部使用和對外銷售,可實現農業生產觀光功能。5.2.3種苗繁育區種苗繁育區規劃占地面積50畝,主要進行藍莓種苗和蔬菜種苗的繁育。主要用于園區自用和為周邊地區大棚業戶提供種苗培育有償服務,可降
39、低其運輸、育苗生產成本30%。本區包括組培樓、溫室、蔭棚、涼霧引種育苗播種生產車間等設施。5.2.4 果樹種植區果木種植區規劃占地面積100畝,通過種植蘋果、梨、葡萄、櫻桃等多種果樹,提高園區內生態多樣性,增加采摘品種,豐富農業產品類型和經營項目,滿足多元需求。 5.2.5生態養殖區規劃占地面積30畝,主要少量飼養家畜類養殖(豬、牛、羊)和家禽類養殖(雞、鴨、鵝)主要用于園區養殖參觀、園區內部餐飲供應和銷售。品種以丹東黑豬、昌圖黑豬等地方優勢瘦肉品系為主,散養方式的飼養蘆花雞、大骨雞等。魚類和特種養殖主要結合在水系園林景觀區。設置復合微生物菌劑生產設施1處,占地面積2畝,建筑面積2500 m2
40、,用于生產復合微生物菌劑、養殖區畜禽糞污堆場和有機肥加工處理,造價300元/m2。5.2.5藍莓文化主題及園林景區規劃占地100畝,主要規劃建設內容有:1.藍莓酒莊。建筑面積約為3000平米,地下一層為地下酒窖分為四個區域:桶儲區、瓶儲區、貯酒領地、VIP品鑒區。一層為產品產區融銷售,參觀,品鑒,餐飲于一體。二層為藍莓酒研發中心。2.藍莓主題生態餐廳以生態溫室為餐廳載體,以藍莓文化介紹為主題,通過綠色植物的有機分割,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容的消費環境,集合餐飲、觀賞、休閑、娛樂、綠色食品推廣、節能環保等多種功能,帶動園區綠色有機產品的推廣銷售。3.水系園林景觀區通過園林式景觀設計打造精品景觀休閑區
41、。包括垂釣區養殖黃鱔、泥鰍、鯉魚、鯽魚、草魚等多種品種,可以垂釣也可賞荷觀景。通過自然水系導引,園林小橋相連,將梅花鹿、孔雀、鴕鳥等特種動物養殖區、農業生活和農事體驗區自然貫穿。5.2.6溫泉賓館區 規劃占地200畝,可實現建筑面積15萬平。主要包括溫泉小鎮和溫泉賓館藍莓情侶小屋。溫泉小區獨立式溫泉小屋構成主要面向高端消費人群,溫泉賓館可以承擔旅游團體住宿,大型會議、婚宴的活動,并配有農業文化科普館、溫泉游泳館和運動娛樂休閑城。5.3配套設施5.3.1 灌溉與排水設施園區內設置農用機電井6眼,分別設置在畜禽養殖區(2眼)、淡水養殖區(1眼)和種植區(3眼)。生活區設置飲用水深井1眼。井深按水文
42、勘探結果確定。以上4個區域分別建立獨立供水管網。飲用水管網采用內外涂環氧樹脂復合鋼管(SP-T-EP),造價40元/米;其它采用PE管,造價20元/米。園區內設置排灌泵站1座,排水管網采用明暗結合設計,養殖與種植區域之間及生活區排水管網采用直徑110mmPVC管埋地連接,用于輸送液態有機肥(沼液),生活區排水管網與化糞池連接。管路總長度1360m,單價60元/m2; 園區道路兩側設置排水明溝,采用毛石混凝土結構,溝寬40cm,深50cm。園區排水明溝長度2200米,種植區溫室之間設置排水明溝與道路兩側設置排水明溝相連,采用混凝土或土質結構,在園區低洼處設置集雨池2處,兼做養魚池和水禽養殖池,集
43、雨池規格為4020m,護岸采用土質結構,岸邊種植護岸喬灌木,池塘水邊種植蘆葦、蒲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5.3.2 農畜產品加工貯藏設施園區內設置農畜產品初加工廠1處,占地面積5畝,建筑面積2800m2,其中冷(倉)庫1000m2,挑選、清洗車間500m2,加工包裝車間600m2,準備間400m2,辦公及員工休息間300m2。以上建筑土建造價為1550元/m2。全套生產設備及工器具造價150萬元。5.3.3 生態農業科技研發與產品檢測中心生態農業科技研發及產品檢測中心占地5畝,建筑面積1500m2,用于科技研發、產品檢測及辦公、員工休息用房。土建造價為1550元/m2。配套儀器設備及家具造價15
44、0萬元。5.3.4 園區道路工程及生態林網綠化工程園區新建道路面積6000 m2,價220元/m2,新建綠化景觀面積為3000m2,造價180元/m2。5.4主要產品方案5.4.1藍莓和鮮果產品 藍莓和果木種植區可實現年產藍莓鮮果120萬斤,通過深加工產品銷售和有機采摘的附加價值提升,可實現產值6800萬元5.4.2優質種苗園區利用標準化日光溫室及露地繁育藍莓、優質果蔬種苗40萬株/年,自用10萬株/年,銷售30萬株/年,年產值400萬元.5.4.3有機蔬菜產品園區種植區可實現年產各類有機蔬菜20萬kg,年產值480萬元。5.4.4養殖畜產品 各類養殖產品年產值440萬元。5.4.5 優質微生
45、物活性有機肥產品園區養殖業年產糞肥1萬噸,利用復合微生物菌劑生產優質微生物活性有機肥6000噸,年產值40萬元。5.4.6農業休閑觀光產品園區每年可接待游客6萬人次,消費標準100元/人次,每年可實現產值600萬元。第六章 投資估算和效益分析6.1投資估算 項目計劃總投資為9620萬元。項目建設計劃分3年完成,第一年投入7200萬元,第二年投入1900萬元,第三年投入520萬元。表6.1 #生態園藍莓綠色生態主要固定資產投資估算表序號項目項目建設主要內容投資額(萬元)1藍莓種植區滑蓋式節能日光溫室大棚、露地冷棚、藍莓樹苗1500 2藍莓深加工廠廠房和機器設備500 3設施蔬菜生產區標準化連棟溫
46、室720 4生態養殖區豬舍、雞舍,種豬、養殖區糞肥處理設施400 5種苗繁育區標準化連棟溫室、550 6溫泉賓館區溫泉小區、溫泉賓館建筑裝修等20007藍莓文化主題區酒莊房屋建筑,智能化生態溫室、相關設備等植物花卉,園林建筑等10009其他配套設施電力、供水、排水,排灌設施、道路、園區綠化,綜合循環系統等800合計74706.2 運行費估算表6.1#生態園藍莓綠色生態投資估算表運行費估算表序號項目第一年(萬元)第二年(萬元)第三年(萬元)第四年(萬元)第五年(萬元)1管理、技術人員工資及福利費1201201201201202技術研發及辦公費1001502604004003工人工資及福利費180
47、3603603603604燃料動力費35707070705設施設備維護費651301301301306農藥、化肥、畜藥、飼料、消殺4802403603603607其他30140320440440合計101012101620188018806.3 財務效益分析項目建設期一年,設計使用年限15年,社會折現率R=10%,運行期末不計設施設備殘值。項目的財務現金流如表7.3所示。項目的內部收益率(IRR)為36.7%;項目動態投資回收期為5.44年;項目凈效益現值(NPV)為25065.71萬元。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項目投資利潤率高,投資回收期短,財務上可行。表6.3#生態園項目財務現金流表 單位:元年
48、度初使投資運行費用總成本總效益凈效益凈效益現值1720010108,210.00300-7,910.00-7,190.912190012103,110.001,800.00-1,310.00-8,273.55352016202,140.003,600.001,460.00-7,176.63418801,880.004,400.002,520.00-5,455.44518801,880.008,760.006,880.00-1,183.50618801,880.008,760.006,880.002,700.08718801,880.008,760.006,880.006,230.6181880
49、1,880.008,760.006,880.009,440.18918801,880.008,760.006,880.0012,357.971018801,880.008,760.006,880.0015,010.511118801,880.008,760.006,880.0017,421.911218801,880.008,760.006,880.0019,614.091318801,880.008,760.006,880.0021,606.981418801,880.008,760.006,880.0023,418.701518801,880.008,760.006,880.0025,06
50、5.71內部收益率IRR28.69%6.4 綜合效益分析6.4.1.完善產業化鏈條,促進產業的發展,建設現代農業本項目的生產過程包括藍莓果、濃縮果汁、藍莓酒的加工生產及銷售環節。在項目整個過程中,帶動了當地運輸業、建筑業、)、加工業的發展,解決了當地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并通過技術培訓,使其掌握了現代農業、加工業的生產過程,不但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間接促進了當地市場的經濟的發展,而且為當地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速發展奠定了基礎。6.4.2 項目對增加農民收入效果明顯項目安置100名農民在園區工作取得工資收入,項目加工業使農副產品附加值上升給出售原料的農民帶來效益增值達20%以上。受項目影響的
51、利益群體獲得的效益明顯。6.4.3 項目對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效果顯著項目產生的環境效益是由于種、養、加三元結合型生態農業生產模式的推廣,年產優質微生物活性有機肥6000噸,項目區及周邊3000畝耕地可減少化肥使用量30公斤/畝;節省灌溉用水約10萬噸,可顯著降低農業面源污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6.4.4 項目帶來的社會效益顯著項目栽培的藍莓品種為適應當地自然環境條件、抗病蟲害能力強、經人工多年培育而成的營養極為豐富的天然水果。基于該水果的生物學特性,在其生長發育期間基本上無需人工干預(防病、防蟲),因而具有綠色純天然的特點。在其加工期間,也無需添加任何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添加劑,因此,本項目,有利
52、于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國際競爭力,并形成對周邊地區及全省的有效輻射帶動,對當地農業經濟的轉型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項目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根本改善,農業勞動生產率可提高2-3倍,對提升我國開發藍莓產業的能力、豐富市場供給有積極作用。大量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可以到項目區工作、外出做工或發展養殖等副業生產。農民收入增加,休閑時間增多,也會向城里人一樣享受更多的文化生活。將帶動當地農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質和組織紀律觀念,使其從身份向現代農業工人轉變,從而促進鄉村面貌和社會生活向重科技、守秩序、講和諧的方向發展。第七章 結論和建議7.1結論項目所在區域勞動力充足,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完善
53、,良好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為藍莓生態園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項目產品選擇適宜,市場需求穩定、發展潛力巨大,為本項目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提供了保證。該項目的提出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產業政策,借助#市政府以光輝示范區打造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的良好契機,項目建設發展條件成熟,經分析和論證,項目切實可行。7.2建議1.項目的規劃設計還需進一步進行細化,建設過程的要加強監督管理嚴格控制投資成本。2.項目運營后要加強內部管理,嚴格把握產品質量,一定要嚴格執行國家綠色食品標準。3.要認真做好產品宣傳和市場營銷工作,依托科研機構,不斷開發新產品,增加園區的競爭力。4.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扶持與資助,加強同政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