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結構專業審查要點 一、基礎要求 1、 永久荷載、可變荷載的取值是否與總平面圖一致。 2、 建筑結構安全等級、設計使用年限的確定是否合理;地震設防區的建筑,其抗震設防類別、地 震設防烈度的確定是否符合規定。 3、 所采用的結構材料及其強度等級、計算指標是否符合規定要求。 4、 是否正確應用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成果;是否避開抗震危險地段,建在不利地段區是否采取 有效措施。 5、 溫度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逢的設置與處理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當采取可靠技術措施后,溫 度伸縮逢最大間距限值可適當放寬,但不宜超過限值的 20%) 。 6、 主樓與群房關系的技術處理是否得當。 7、 建筑
2、設計是否符合抗震概念設計的要求。對不規則的建筑結構是否采用符合實際的空間結構計 算模型,其薄弱部位的抗震構造措施是否合理、有效。 8、 采用的結構體系是否合理、可靠。 9、 選用的標準圖是否正確、安全。 10對不便用圖表示的內容是否作出準確說明。 11樓(屋)面板、樓梯板的厚度和予應力構件是否符合防火極限要求。 二、場地、地基與基礎 1、 是否根據建筑類別和場地類別正確調整抗震措施(包括抗震構造措施) 。 2、 軟土地基、山區地基和液化土的處理方法及相應技術措施是否合理、有效,能否滿足結構安全 要求。 3、 人工地基的處理方法和施工檢測要求是否符合規定。 4、 基礎的有效埋置深度是否規范規定的
3、最小深度。 5、 基礎類型的確定及其構造是否安全、可靠、可行。 6、 樁基的沉樁方法及終止成樁的條件是否安全和符合環保要求。 7、 基樁的平面布置是否符合最小樁距規定,樁及樁基承臺的構造是否合理、安全。 8、一個獨立結構單元是否為同一基礎型式,持力層是否在性質不同的地基土。 9、是否存在局部地下室;地下室抗震等級的確定、地下室底板為板筏時的內力計算與配筋構造、 后澆帶的設置與構造是否符合規定。 三、多層及高層鋼筋砼結構 1、 結構高度、高寬比是否符合適用條件。 2、 框架、抗震墻的抗震等級,是否符合規范規定。 3、 框架是否連續而不中斷,是否存在不成榀“框架” ;框架抗震墻結構的抗震墻周邊是否設 “端柱” 。 4、 房屋的轉角處是否設柱(或墻) 。 5、 部分框架抗震墻結構的轉換層、框支層和作為上部結構嵌固部位的地下室頂板,其構造是否符 合安全和抗震要求。 6、 框架柱、框架梁、抗震墻的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