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澆框架模板預組裝及梁鋼筋整體入模的施工方法現澆框架模板預組裝及梁鋼筋整體入模施工方法,即依照設計圖,在地面上用組合模板緊固成型單體柱、梁、板模板,用塔吊安裝就位。在成型的模板上綁扎梁鋼筋骨架及梁柱接頭處的柱箍筋,用塔吊輔助將成型的整體梁鋼筋骨架沉入梁模內。采用該方法,解決了現澆框架支模與鋼筋綁扎交叉施工的矛盾,改變了在施工面上散裝散支的傳統施工方法,可縮短樓層工期50%。第1章 特點模板預組裝成型,不占用在建筑工程施工段上的工期,減少了高空作業。2. 避免了在施工中先支梁底模板,綁扎鋼筋后再支梁側模的傳統作法和工序交叉。3. 有效地解決了梁柱接頭箍筋難以綁扎的難題。第2章 主要機具依施工組織
2、設計準備塔吊、鋼管、扣件、模板、衍架、鋼筋支架、套管(內徑大于柱筋、長為梁高的2倍)。第3章 施工工藝第1節 柱、梁、板模板預組成型及吊裝1.柱模施工順序模板定位鐵用6鋼筋彎成,并焊在柱角豎筋上(圖2-5-2)。柱模預組裝成型,并用48鋼管在縱橫向加固成整體,用吊車將柱模吊起套人柱筋就位于找平層上,用花籃螺栓及纜風繩調整柱模并固定上下位置,檢查無誤后澆筑混凝土。2梁模施工順序如圖2-5-3所示。梁、板支架的搭設應按計算要求,用48鋼管和扣件連接成井架。立管標高應嚴格控制。梁模預組裝長度=柱間凈距一100mm,模板拼裝后加背管,留出對拉螺栓孔即可吊裝就位。在梁柱模板交接處,用螺栓將打孔的木方同鋼
3、模連接。板模預組裝長和寬=梁間凈距一200mm,組裝方法是在平整地面上,模板肋向上,排板符合板支撐排管方向,U型卡間距300mm,拼板需方正、對角線要相等,拼成后用吊車安裝就位。預留的模板間隙用木方堵塞,驗收合格后可綁扎鋼筋。第4章 質量及安全要求第1節 梁鋼筋骨架整體入模梁鋼筋骨架整體入模順序為:模板驗收擺放鋼筋支架柱筋加套管布放主梁鋼筋、柱箍筋主梁綁扎穿次梁鋼筋次梁綁扎驗收鋼筋整體人模抽出柱筋套管穿入梁側模對拉螺栓并加固。1.鋼筋支架的擺放:在梁模板上,每間隔11.5m設1個鋼筋支架,以便架放鋼筋,每梁不少于3個(圖2-5-5)。.2.擺放鋼筋:把梁斷面所示鋼筋由下向上分層擺放到支架上,同
4、時按相應層次套入梁、柱箍筋(附加4根10鋼筋,固定柱箍筋),見圖2-5-6,綁扎成鋼筋骨架。3綁次梁鋼筋。4、整體人模:用吊車或倒鏈吊起骨架,撤出支架,使鋼筋入模(鋼筋重量較輕時也可用人工托放入模)。同一梁鋼筋兩端宜同時人模。連續梁較長時,也可從一端開始逐步入模,最后拔出柱筋上的套管(套管的作用是減少鋼筋之間的磨擦,便于鋼筋入模)。施工時應遵照有關規范、標準、規程的有關規定。模板吊裝過程中,鉤下嚴禁站人,并應仔細檢查掛鉤及繩索是否牢固。鋼筋入模和撤支架時,動作要一致,防止擠碰手腳。第5章 效益分析上述工藝已在冀東、魯南水泥廠、太原鋼廠等多個工程中使用,實踐證明該工藝簡化了傳統的施工方法,將大部分高空作業轉化為地面及樓層模板上施工,降低了勞動強度,施工文明、安全,每樓層施工周期可縮短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