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臺灣依舊美好的事物,來點掌聲鼓勵!” 我們穿上了農業的靈魂,領悟文化創意的生命。 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 一個看起來是、摸起來是、吃起來是農產品的掌生穀粒,偏偏賣的就不是農產品而已!始自2006年來我們用 盡一切氣力,透過平凡平實平常的白米,想傳達想呈現的真正價值,其實是臺灣人的生活風格。這包括了歷 史的文化風霜、地理的風土條件、人文的感官飛揚,以及最重要的是臺灣人對待土地的友善態度。 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 在我們的眼中,農作物的價值不只是飽足口腹的糧食,它是天地人感情交流後的大地創作。 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 原來,掌
2、生穀粒是一個販賣臺灣生活風格的品牌。媒介是來自土地上的也許無常、也許不完美、也許 有遺憾而所以真實的農業作品。 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 不能忽視的事實是,古老的人類的文明,都發生在大河流域的兩岸,因為那樣的土地才能孕育人類的飲食, 這就是農業的初始。所以我們的象形文字,是從認識蟲魚鳥獸、日月山川開始,在宇宙時間裡刻寫下承諾, 要與環境天長地久。農業就是自然而然的文化,與創意源頭。 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 我們摸索了很久,企圖從這樣珍貴的價值中,創造一個新的樂土。終於,我們讓掌生榖粒化身成“出版” 農業作者作品的出版社。農友們專心顧好每一期的收成,就像
3、作家負責耕耘文字;作品的設計包裝行銷企劃 則交給有感情的專業團隊!而勞動的生產者,仍是食物的擁有者。這是我們以農利國的信仰。 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 2006年6月6日,海岸突然掀起一個下午的焚風,攝氏36度。 去年的這一天,是個已連續多日的細雨天。 前年的這一天,雲淡風輕。傍晚從山谷吹起一陣涼風。 明年的這一天,我們還未知。 農作以風味記載了自然界不經意的魄力。 掌生穀粒的一句呼喚、一句祝福,使我們對大地和生活者的承諾。掌生穀粒的一句呼喚、一句祝福,使我們對大地和生活者的承諾。 長路奉獻給遠方,此刻,我們才剛動身啟程。 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我們希望的時代,開場了 就像6月6日那天,穀子以鮮明的甜度記載了那陣36 C焚風掀起的魄力。 而你不會在遇到一樣的風味,永遠。而你不會在遇到一樣的風味,永遠。 在不知名的某一天裡,我忽然明白,農作是大地的一場偶然,即使日復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