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技術方案北京森科潤德科技有限公司概 述根據陜西省安監局頒發的關于推進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的實施意見(2011)56號文相關要求,結合礦山自身安全生產實際,積極開展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工作,并做好系統的調試和應用,充分發揮其在安全避險和生產調度中的重要作用,從根本上提升地下礦山災害防范水平。XXX公司位于XXX峪,有2個坑口,在距一坑入口1300米處貫通,年含金礦石產量0.6萬噸。該礦生產規模小,本著盡量減輕礦方經濟負擔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的設備、設施,開展 “六大系統”建設,整體費用為XXX萬元。該項目,我方
2、負責監測監控、人員定位、通訊聯絡系統的建設;壓風自救、供水施救、緊急避險系統由礦方自行建設,我方進行技術指導。該礦監測監控系統需要建設2個KJ66N中心站,12個模擬量信號監測,8個視頻觀測點;人員定位(包含考勤)系統需要建設6個分站;調度通訊聯絡系統需要1臺調度交換機、9部礦用本安型電話。一、監測監控系統:KJ66N型礦山安全監控系統是一套集安全、生產、網絡管理、工業電視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礦山監控系統。系統采用先進的分布式處理模式,主干連接為樹型結構,具體組成如下:1、地面監控中心站及網絡終端等,是整個監控系統的核心。地面監控中心站及網絡終端等設備之間的連接采用局域網方式;主要有主控機、數據傳
3、輸接口、打印機、穩壓電源、大屏顯示等設備;2、監控分站主要完成對所監測的傳感器數據采集、數據預處理、分類顯示、報警、斷電控制、與地面監控中心站的數據通訊、所接傳感器的集中供電等;3、各類模擬量傳感器及斷電控制器、攝像頭等,負責對各監測點的物理數據采集、顯示、超限報警、信號傳輸、對分站控制指令的執行等。二、人員定位系統:KJ271礦用人員管理系統由系統管理軟件和系統硬件兩大部分組成。 1、數據采集服務器,使用華北工控機,用作數據采集和web發布;礦用本安型KJ271-J傳輸接口,用于RS232/CAN信號轉換;KJ271-F礦用本安型分站。讀取人員識別卡發送的信號,記錄時間、地點、卡號,并把數據
4、通過CAN總線發送到服務器; KJ271-K識別卡,每個下井人員攜帶一個,經過讀卡器方圓150米的范圍即可被識別;專用避雷器串接在數據線上,保證井上發生事故時不會通過線路傳到井下。2、在Q261一坑、二坑井口各設置1個分站,巷道內安裝4臺分站。在地面及井下巷道,共計安裝6臺讀卡分站,實現對人員的活動記錄,并實現人員的動態軌跡回放。三、調度通訊聯絡系統:由主機、調度臺、各類接口、本安防爆電話及維護終端軟件等組成。1、主機由機箱、母板、MCU板、數字中繼板、環路中繼板等組成;2、在地面及井下巷道,安裝9臺KTH116/115型本質安全型高抗噪電話機,與KTA110型安全耦合器、通道避雷器配套,和地
5、面交換機或調度總機配接,組成煤礦非煤礦井下生產調度通信系統。 針對貴單位“六大系統”建設項目,北京森科潤德科技有限公司將本著良好商業信譽和恪守客戶承諾的宗旨,在盡可能減輕業主負擔的前提下,堅持從嚴控制產品品質、嚴格施工紀律,確保建設好該項目。此外,我們會在硐口調度室和井下預留出足夠的兼容性端口,便于將來實現集中調度、統一管理的遠程網絡建設。北京森科潤德科技有限公司,秉承誠信嚴謹的專業素養,高標準打造了眾多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先進的示范性項目。在陜西華仁礦業、鎮安雙龍黃金、縱橫金礦、大乾礦業、陜西誠信實業、上營鐵礦、李家溝金礦等“六大系統”建設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專業性強、項目投資額度低、施工工期
6、短、售后服務快捷有效。建設完成的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得到了用戶很高的贊譽。我們深知安全責任重大,公司會積極協助礦山企業切實利用好該信息化平臺,從根本上提升礦山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目錄一、 項目情況5二、 監測監控系統8三、 人員定位系統10四、 通訊聯絡系統12五、系統安裝調試與驗收14六、質量及安全保證措施15七、售后服務體系16八、壓風自救系統 20九、供水施救系統22十、緊急避險系統24一、 項目情況 1.1項目背景 XXX礦業所屬XX礦有2個坑口,在距一坑入口1300米處貫通,年含金礦石產量0.6萬噸。該礦位于XXX,在陜西省關中平原東端。地處北緯34233440,東經11
7、00911025。東鄰河南省靈寶市,西連華陰市,南接洛南縣,西北與大荔縣毗鄰,北與山西省芮城縣隔黃河相望。年平均氣溫13.0,年降水量625毫米。1.2建設目標設計范圍:序號內容一監測監控系統二人員定位系統三調度通訊聯絡系統 1.2.1建立覆蓋井下重要場所和主要作業區域的綜合性數字化平臺。首先,該平臺采用多個相互嵌套的光纖以太網網絡結構,可大幅提高通訊平臺在井下惡劣環境和繁忙生產條件下的可靠性;其次,該平臺采用模塊化結構,可實現人員定位、監測監控、視頻監視,乃至今后井下設備遠程自動控制等子系統的接入和集成,實現了語音、視頻、數據的同網傳輸,大幅降低和減少通訊功能模塊的重復建設和維護管理工作量;
8、該平臺采用TCP/IP技術,可實現與礦山局域網、乃至外部廣域網的接入,為各級業務主管和監管部門實現遠程監視和管理創造條件。1.2.2在綜合通訊平臺上,采用CANBus通訊技術和485/232與TCP/IP轉換技術,實現井下通風質量和地壓災害地在線監測與預警,有效提高礦山的災害防范能力。1.2.3在綜合通訊平臺上,采用WiFI身份識別技術,實現井下人員的出入井管理,大幅提高對井下人員的監控和應急救援措施的決策效率和效果。1.2.4集中顯示視頻監視和安全監控效果。XXX礦業XX礦安全避險系統建設包括監測監控、人員定位、通訊聯絡系統三個部分;在一坑調度室設調度臺和屏顯系統,對兩個坑口的安全生產進行集
9、中調度和管理,方便及時有效溝通聯絡,避免和預防重大事故的發生。系統采用統一的網絡平臺,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軟件系統采用最普遍的B/S,C/S混合結構,網絡通訊采用TCP/IP協議。整個系統由系統層、設備層、網絡層組成,有效簡化系統結構,加快信息傳遞速度,減少系統故障可能性。同時預留擴展接口,方便以后升級和擴容。1.3方案依據本方案依據國家相關規定,符合下列規范要求l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l GBJ232-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國際布線標準(ISO11801)l 5CB4946-95信息技術設備包括電氣設備的安裝l GB4943-95信息技術設備(包括電氣事務設備
10、)的安全l GB/T75-94安全技術防范工程技術規范l GB16423-2006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l 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 通用要求GB3836.1-2000l 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 隔爆型電路和電氣設備要求36.2-2000l 爆炸性環境用防爆電氣設備本質安全型電路和電氣設備要求GB3836.4-2000l 礦用分站MT/T1005-2006l 礦用信息傳輸接口MT/T1007-2006l 礦用一般型電氣設備GB12173-90l 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GB 4943-90l 低壓電氣外殼防護等級GB/T 4208-93l 礦用一般型電氣設備GB 2173-1990 l 金屬非金屬
11、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2011-2006l 陜西省安監局頒發的關于推進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的實施意見(2011)56號l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安裝使用和監督檢查暫行規定2010168號系統井下設備除滿足上述標準及其他相關標準規定要求外,在結構、隔爆接合面、外殼機械強度、堅固件、引入裝置及電氣安全等均符合各自產品標準規定的要求。二、 監測監控系統2.1系統概述根據XXX礦體實際情況(該礦兩個坑口在距一坑入口1300米處貫通),本系統采用兩臺KJ66-F大型智能監控分站,設置一氧化碳、氧氣、風速等12個模擬信號監測點,8個視
12、頻觀測點,實現對坑口、硐室配電中心、一平、二平、透點、斜井、采場的整體監測監控。2.2安全監控系統實施依據 北京森科潤德科技有限公司按礦山的實際需求采用KJ66N礦山綜合監控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始終遵循系統應具備高可靠性、先進性、實用性、可擴展性及開放性原則,以滿足高產、高效的現代化礦井對監測、監控等管理信息有效獲得的需要。實施依據為l 礦用分站 (MT/T1005-2006)l 礦用信號轉換器 (MT/T1006-2006)l 煤礦安全生產監控系統軟件通用技術要求(MT/T1008-2006)l 金屬非金屬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 (AQ2011-2006)l 設備可靠性試驗 (GB 508
13、0.1-7)l 電氣設備的抗干擾特性基本測量方法(GB4859-84)2.3監測監控系統具體安裝2.3.1監控中心:監控中心選擇在礦部值班室,具體設備如下:a) 監測監控系統主機、礦用傳輸接口各1臺,放置于操作臺內部;大屏1臺,放置于操作臺上;b) 打印機:打印機1臺,用于實現各種報表記錄打印功能,放置于操作臺上;c) 礦用穩壓電源1臺,放置于操作臺內部;d) 避雷器:在控制電源測安裝市電避雷器1套,在通信線一側安裝通信避雷器1套,保證雷雨天氣系統不受影響;e) 機房語音聲光報警器1臺,放置于操作臺上。2.3.2攝像監控:覆蓋整個礦區,攝像頭監控主線路采用光纖傳輸,坑口處設立一個戶外防水配電柜
14、,安裝一臺8口光端機,分出8路視頻,分別覆蓋各個工段。a)在一坑、二坑出口處各安裝攝像機1臺,用于監測礦車及人員出入情況;b)在一坑中段一平、二平處各安裝攝像機1臺,用于監測斜井礦石提升和人員情況;c)在一坑、二坑透點兩端,各安裝攝像機1臺,用于監測透點通道人員情況;d)在二坑一平、新二平處,各安裝攝像機1臺,用于監測斜井礦石提升和采場人員情況。2.3.3氣體監測:使用2臺KJ66-F大型智能監控分站,安裝一氧化碳傳感器、風速傳感器和氧氣傳感器共12個氣體監測模擬量。a)在一坑、二坑中段分別安裝1臺KJ66-F大型智能監控分站;b)在距一坑、二坑坑口150米處,各安裝一套一氧化碳傳感器、風速傳
15、感器,用于監測有毒有害氣體含量和坑道通風情況;c)在一坑、二坑一平,各安裝一套一氧化碳傳感器、氧氣傳感器,用于監測有毒有害氣體含量和氧氣含量;d)在一坑、二坑,二平、新二平處,各安裝一套一氧化碳傳感器、氧氣傳感器,用于監測采場附近有毒有害氣體含量和氧氣含量。三、人員定位系統3.1系統概述根據XXX礦體實際情況,該系統共設置6個KJ271礦用讀卡分站、50張KJ271-K識別卡,來實現坑口考勤和井下坑道作業面工作人員的有效識別,及時準確的提供井下人員的數量、分布情況和每個人員當前位置及各時間段的活動軌跡,為事故處理和救援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保證搶險救災和安全救護工作的高效運作。另外,在井口處
16、需設置KJ271-D型通信擴展器,用于將井下人員定位分站CAN網信息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輸至地面調度中心。3.2人員定位系統實施依據本方案依據國家相關規定,符合下列規范要求l JGJ/T16-92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l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l GB50174-93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l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l GBJ232-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l GB4943-95信息技術設備(包括電氣事務設備)的安全l GB/T75-94安全技術防范規范工程技術規范l 礦區對人員跟蹤定位系統的總體要求l GB3836.1-2000 爆炸性氣體
17、環境用電氣設備,第一部分:通用要求。l GB3836.2-2000 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第二部分:隔爆型“D”。l GB3836.3-2000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第三部分:增安型“E”。l GB3836.4-2000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第四部分:本安型:“I”。l 新標準AQ6210-2007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通用技術條件l AQ1048-2007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與管理規范l MT/T 899-2000煤礦用信息傳輸裝置l MT286-92煤礦通信、自動化產品型號編制方法和管理辦法3.3人員定位系統具體安裝位置3.3.1監控中心:監控中心選擇在礦部值班室,具
18、體設備如下:a) 人員定位系統主機1臺,放置于操作臺內部; b) KJ271-J傳輸接口,本接口為礦用本安型傳輸接口,用于RS232/CAN信號轉換,放置于操作臺內部。3.3.2分站安裝位置:井下人員工作較為集中的地點,各岔路口、各個主要系統;實現對人員的活動記錄,并實現人員的動態軌跡回放。a)在一坑、二坑,出入井處各安裝1臺讀卡分站,用于實現出入井人員的記錄和考勤;b)在一坑中段一平、二平處,各安裝1臺讀卡分站,用于實現一坑井下人員的動態記錄; c)在二坑一平、新二平處,各安裝1臺讀卡分站,用于實現二坑井下人員的動態記錄。 四、通訊聯絡系統4.1系統概述 該礦通訊聯絡系統由主機、電源、各類接
19、口、礦用電話機等組成。調度交換系統設備可采用環路中繼、2M數字中繼等進行匯接聯網,統一編號,互聯互通。數字調度程控調度機采用模塊化結構,便于擴充,并能容納新業務和新技術;公共部分采用冗余配置,熱備份工作,主機所有線路板均支持帶電熱插拔。硐口值班室安裝具有耦合器和避雷器的調度交換機;值班室、巷道、避險硐室共安裝9部隔爆、防潮、抗噪礦用本安型電話。4.2系統可靠性 CPU板采用先進的貼片技術,并配置超大規模集成芯片,具有高速處理數據能力;整體設備冗余量大; 主控備份功能:配置兩塊主控板,在第一塊主控板出現故障時可切換到第二塊主控板上運行; 分機故障自動診斷; 會議調度功能強大:采用DSP技術,音質
20、清晰,設置靈活;二次電源技術:可實現停電自動切換,保證通信連續性;中繼、用戶接口電路具有抗雷擊,具備過流、過壓保護功能;系統采用模塊化結構,可實現靈活擴容;硬件結構模塊化設計,可擴充性強。軟件上可靠性采用模塊化、層次化、規范化的軟件設計方式,程序設計采用C語言編程,兩個功能模塊間信息交互由操作系統監控管理,使軟件上具有優越性和可維護性;軟件設計運用了容錯技術,檢錯及糾錯等可靠性措施,使軟件系統不公在正常條件下,即使在異常條件下(如話務過載等)也能正常運行;用戶模塊接口電路全部裝有三元件保護器件,對雷擊、高壓有優異的保護性能;維護管理模塊對系統各部分設備不斷進行監視和測試,具有快速故障診斷和維護
21、能力。4.3通訊聯絡系統具體安裝位置4.3.1監控中心:監控中心選擇在礦部值班室,具體設備如下:a) 標準機箱帶耦合器1臺,放置于操作臺內部; b) 調度主機1臺,放置于操作臺內部。4.3.2本安隔爆電話機:井下人員工作較為集中的地點,各岔路口、各個主要系統;便于井上、井下工作人員的通訊聯絡。a)在一坑、二坑,坑口值班室,各安裝1臺KTH115/116電話機,用于地面與井下的通訊聯絡;b)在一坑中段配電中心、一平、二平處,各安裝1臺本安隔爆、防潮抗噪礦用電話機; c)在二坑中段一平、廢棄斜井岔口、新二平處,各安裝1臺本安隔爆、防潮抗噪礦用電話機。 五、系統安裝調試與驗收5.1安裝調試5.1.1
22、我公司負責整個系統的現場安裝、調試、培訓。預計監測監控、人員定位、調度通訊聯絡三大系統建設工期為30個工作日:監控監測傳感器線纜、光纜敷設熔接、人員定位分站電纜、井下電話線、井下攝像頭視頻線以及所有設備的電源電纜等井下布線,工期為15個工作日; 井下設備安裝,需5個工作日;系統聯調,需時3個工作日;系統功能測試,需2個工作日;技術應用培訓,需時5個工作日。 5.1.2施工隊伍專設現場總負責人,統一協調管理項目安全施工。5.1.3貴公司相關人員應為我方施工創造便利條件。5.2驗收5.2.1第一次驗收設備、材料運抵買方工地現場后,雙方有關人員共同開箱驗貨;如有貨物短缺、質次、損壞、相關資料不全等問
23、題,應作詳細紀錄,參加驗收的各方代表簽字確認,并由我公司立即、無條件為貴單位調換或補齊。5.2.2現場驗收系統試運行報告,系統測試報告,竣工驗收報告。設備、備品配件、測試儀器、工具、文件資料交接,驗收過程中如發現問題或未達到驗收標準,則應暫停驗收,我公司立即整改,直至全面合格。5.3系統培訓培訓的主要方式:我公司指定人員,參與設備的安裝、調試。貴單位提出合理計劃,明確在現場安裝、調試、投運過程中參與人員的職責。培訓方式:施工現場授課實地講解操作演示廠方人員實際操作。培訓老師:北京森科潤德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參加人員:貴單位檢修、維護及工程技術人員及其他需方安排的人員。培訓內容及要求:掌握六大系
24、統的工作原理;了解監控監測、人員定位、通訊聯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理論;能較準確的確定系統故障類型、描述故障現象;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原理、基本配置,能解決常見問題,掌握系統管理軟件的安裝和配置,具備常見故障的定位解決能力,及對特殊問題的正確描述能力。六、質量及安全保證措施6.1質量保證措施6.1.1材料選擇,原材料及元器件選型必須滿足礦用產品需求,并且具有多年穩定運行的可靠產品,部分元器件采用國內外知名品牌。從源頭上保障產品的質量;6.1.2施工人員具備的職業水準,要求施工人員必須熟悉各個產品實現的功能、輸入電壓等級、產品性能、安裝方式和相關的標準規范;6.1.3布線,要求布線平整牢固,固定位置合理
25、,所有線纜必須經過鋼絲繩。信號線避開干擾源和高壓強電;6.1.4設備安裝,各個設備安裝位置要合理,固定穩定可靠,無晃動。6.1.5接線時考慮防水因素,要求連接穩定無松動,接線處理符合規范。6.2安全保證措施:6.2.1設立專職安全負責人,負責人對施工人員要加強學習,熟知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不違章指揮,;6.2.2下井先進行安全教育和必要的注意事項;6.2.3嚴禁酒后作業;6.2.4施工前安全帽,工作服裝,雨靴等護具必須穿戴整齊;6.2.5安裝時電動工具等電源須由礦方指定電工接線,不得私自接線。6.2.6使用電焊等產生明火的設備時,需和礦方溝通,經允許后方可實施;6.2.7下井人
26、員必須有1人以上陪同,嚴禁自行進入礦井。七、售后服務體系7.1售后服務承諾北京森科潤德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礦山設備及產品的銷售及施工,擁有一批專業的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產品從設計、器件采購、安裝等都嚴格按照質量保證體系進行,整機出廠時通過了全面的篩選、老化和測試,確保產品長期可靠穩定工作;重要元器件均采用進口工業級產品,產品采用模塊化、標準化設計,插拔式端子,方便維修以及日后升級。l 產品實行國家規定的三包政策,一年免費保修,終身維修;l 產品一年保質期內:提供原廠配件,免費維修直至更換(如有產品質量問題)。l 產品一年保用期內:免費維修。l 產品終身成本維護。l 為用戶提供科學全面系
27、統的培訓,使維護人員都能夠熟練使用。l 客戶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隨時電話聯系我們解決。如果電話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陜西礦山企業6小時內到達現場服務(西安技術服務中心)。7.2服務形式7.2.1合同有效期服務合同有效期服務是指在合同條款中,由業主明確提出的在一定期限內為該項目提供技術支持的服務和項目驗收后一定期限的無償維修服務。本項目由北京森科潤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項目驗收后12個月的無償維修服務,質保內免費技術支持服務和軟件免費升級服務,產品故障免費保修。售后的工作流程:我司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售后服務保證體系,確保技術詢問、現場技術支持、修理、培訓、巡回等具體維護作業時的各項資源,如售后技術工程
28、師、備品備件庫存、以及長期的保修期內外的維護經驗,可以確保重大故障時及時對現場作出故障處理建議和現場排除故障,也可以通過巡回等手段一方面早日排除故障隱患一方面與維護人員建立良好的技術培訓和指導關系。l 故障受理:提供24小時電話技術支持,也可以通過郵件、傳真等通信手段將解決問題的建議與用戶保持溝通。l 修理:當需現場維護時,接到報修電話,6小時內到達現場,判斷故障原因為設備損壞時,將故障設備在現場維修,若現場無法修復,立即更換配件,待設備完好后負責安裝到位。l 排故:無論是在問題判斷或者問題處理過程中,用戶均可以要求我們技術人員前往現場處理。l 回訪:包括定期回訪、季節性回訪、故障處理完成后回
29、訪和保修期結束回訪;回訪的方式包括電話回訪、現場回訪、郵件回訪、傳真回訪。l 巡回:該工作的目的是預防故障發生,工作內容包括檢查主要設備運行情況等,一般由我公司技術人員與用戶維護人員共同在現場完成。對于每個設備的運行狀態都應做簡單的檢查測試。l 提供每半年至少1次系統現場例行檢查,系統例檢是一種有計劃的、全面統一的維護服務,可以消除系統隱患、提高系統效率、保障系統安全、加強系統管理。內容包括:對指定的設備做定的保養,包括系統診斷、必要的機械設備、電子部件的調整和清洗;檢測硬件、軟件的性能。對機房環境的檢測,包括防靜電系數,地線系數,防雷參數,潮濕情況。對有潛在問題或已損備件的更換,提出系統優化
30、解決方案,并進行詳細的工作記錄,以做到系統信息及檢修記錄文件化。每次巡檢完畢,將檢測報告交付用戶,并與用戶分析設備當前狀況,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尋求避免問題的再次出現最佳辦法。7.2.2后續服務后續服務指在合同結束后,用戶為了實現項目的后續擴展、升級和更新而需要的技術支持以及項目正??煽窟\行,提供的維修服務。7.2.3后期服務的方式5.3.2、 電話支持:我公司在西安設有技術服務中心、指派專門技術人員電話形式為客戶提供項目咨詢、幫助診斷等技術服務。5.3.3、 現場支持:當電話支持和遠程支持都不能解決問題時,公司將指派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服務。5.3.4、 協作支持:我公司為更快更好
31、為客戶提供服務,將以技術協作單位和設備、系統供應商為后盾,遇到重大或疑難問題時,我公司將與協作單位和供應商的專家、技術人員共同為客戶到現場提供服務。7.2.4服務內容5.3.5、 系統調整:公司將不定期地為客戶進行系統的維護、保養,并對應用軟件在使用中發現的問題或因管理模式的變化所帶來的應用軟件的參數調整、業務流程變更進行系統的調整,以使軟件的應用更貼近用戶的需求。5.3.6、 系統升級:因技術的升級或新一代產品的面世,公司將根據需要,對客戶的應用軟件、系統進行更新,同時也滿足客戶對硬件設備的升級。5.3.7、 應用軟件的再開發:針對客戶在使用過程中因業務擴展、變更或延伸所帶來的對應軟件功能的
32、不滿足而進行的軟件功能的再開發。以使軟件的功能始終滿足客戶不斷發展的需要,同時也使客戶早期投資能得以有效保護。5.3.8、 備品備件供應:該系統所需要的所有配件,建議應建立備貨。用戶不會因設備故障而引起的維修周期所造成系統無法正常使用。5.3.9、 工程回訪:項目實施后的定期回訪是北京森科潤德科技有限公司長期執行的一項制度?;卦L形式有三種:一是年末定期回訪;二是技術回訪;三是保修期滿前的回訪。八、壓風自救系統8.1 施工依據及目的依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安裝使用和監督檢查暫行規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推進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的實施意見
33、通過建立礦山壓風自救系統,當井下發生災難、逃生道路受阻的情況下,可隨時打開壓風自救裝置,實施個人自救,為礦山救援贏得寶貴時間。8.2方案選擇主供風管道沿平硐進入中段,中段進入采場各用風點。故可用現有的空壓機及氣管網,將壓縮空氣送至生產中段及運輸巷道。在主壓氣管上安裝支管、壓風自救裝置,供災變時使用。8.3 設計方案概述8.3.1空氣壓縮機 礦山現配有空氣壓縮機,目前用于巷道內風鉆等設備,壓力要求在0.3MPa以上,滿足壓風所需壓力。8.3.2送氣管路主通風管路原則要求為150mm的鋼管,管路敷設要牢固平直,壓風管路每隔3m吊掛固定一次(礦方根據監管部門要求自行備料施工)。壓風自救系統的支管不少
34、于一處固定,壓風自救系統閥門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且平行于巷道。8.4壓風自救裝置8.4.1設備選擇 壓風自救裝置為壓風自救系統中的核心設備,當采掘工作面有毒有害氣體(如CO、SO2、No)突出,附近作業人員無法迅速撤離時,工作人員打開壓氣閥,利用自救裝置避災。壓風自救裝置的組成部分包括減壓、截流、消噪聲、過濾、開關及防護袋或面罩等部件。依據以上要求選用ZYJ(C)型礦井壓風自救裝置。該裝置具有穩定調節壓力、手動流量調節、三級消音、過濾、排水、防塵等六種功能,還能在彈簧管范圍內自由活動。使用輕型醫用面罩,擁有衛生許可證,無毒,長時間佩戴無負重感,呼吸無異味。每組呼吸器單獨配置減壓過濾閥,過濾空氣中的
35、雜質、水和油、降低壓風噪音、精確控制空氣壓力,使工人呼吸舒適。解決了老式壓風自救器工人用頭伸進風筒布袋遮擋視線,不能了解周圍環境的變化。從而產生的情緒焦慮,影響自救等問題。呼吸彈簧管長,等待救護的人員可以小范圍內走動,無礙工人靜坐,睡覺。殼體、安裝板、進氣總管、掛鉤、嫘絲、箱鎖、全部采取不銹鋼制造。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長時間使用。8.4.2、技術參數ZYJ(C)礦井壓風自救裝置技術參數表重 量:13kg防護方法:醫用氧氣面罩,輕型(考慮會長時間戴)有衛生許可證面罩連接氣管4 m以上(考慮應有活動范圍) 無毒輸出壓力:有壓力表顯示壓力表規格0-0.1Mpa(在調試時能清晰地觀察到呼吸器氣壓值)結構
36、:掛鉤式 下面有固定孔 外形尺寸:800370160 (單位:mm)減壓閥裝置具減壓、消音、過濾(水、油)、自動排水、防塵裝置內裝六組,可供六人同時使用接氣方式插入式等多種方式(見圖)氣原處理器處理壓風自救器前端水、雜質總壓力表0-16 Mpa觀測氣管總壓力8.5安裝要求壓風自救系統安裝在掘進工作面巷道和采礦工作面巷道內壓縮空氣管道上,安裝地點應在寬敞、支護良好、沒有雜物堆的人行道側,人行道寬度應保持在0.8m以上,管路安裝高度應距底板0.5m,便于現場人員自救應用。壓風自救系統下面不得有水溝無蓋板或蓋板不齊全的現象。掘進工作面100-130米安裝一組壓風自救裝置,其數量比該區域工作人員數量多
37、兩臺;工作面外放炮警戒位置設一組壓風自救裝置。避難硐室、人員集中硐室各安裝一組,其數量比該區域工作人員數量多兩臺。主要進風巷、運輸大巷每隔500-1000米,巷道每隔50-100米各安裝一組。九、供水施救系統9.1施工依據及目的根據國家礦山安監局關于建設完善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通知,保證各采掘作業地點都能夠實現在災害時期為井下被控人員提供應急供水的要求,永久性防塵水池容量必須滿足用水量要求,并設有備用水池;供水管理應敷設到所有能產生粉塵和沉積粉塵的地點,通過安裝供水施救系統,在災害發生后為井下作業人員提供清潔水源或必要的營養液。本方案遵循AQ2035-2011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供水施救系統
38、建設規范。9.2供水現狀據考察,礦井外有可飲用水源。9.3供水施救系統方案簡述9.3.1供水施救系統水源地面生活水倉不得小于10m3-20m,水質應符合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的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出水口水壓不小于0.1MPa.9.3.2供水管路5.3.1、 在井口建設一個20m3的高水位蓄水池,水池出口處裝一個臟物過濾器;供運輸坑道生活和生產用水。5.3.2、 從蓄水池水池通過直徑大于50mm的鋼管接入供水管網時,在水池接近地面高度50公分處增加一個總閥門,該閥門平時是關閉的,在發生事故后打開該閥門,在水池出口處裝一個臟物過濾器。5.3.3、 在地面建設直徑大于50m
39、m的鋼管到個平硐,從平硐鋪設直徑25mm(鋼管的供水管網,并在各個中段與原來的供水管網通過三通形成供水環路,保證了災變時多通路的供水,同時保證了避災路線上鋪設了供水管網。5.3.4、 完善各個中段到采場的供水管網(直徑為25 mm,和現有管網大小一樣),使供水管到達各個采場。5.3.5、 在井下新建的供水管網中(豎井中的供水管網除外),每隔200-300m設置一個三通和閥門,三通和閥門的直徑由根據管網的大小來確定。其中在主管網的三通和閥門的直徑為50mm,各個中段到采場、主硐室以及避難硐室的三通和閥門的直徑為25mm。9.3.3供水施救系統安裝時的注意事項a) 閥門開關靈活、流水暢通,閥門設置
40、不高于1米以便于避災人員使用,閥門扳手要在同一方向。b) 供水管路盡量水平、安裝牢固。c) 對容易受機械沖擊地段,應設置防護擋板,避免沖擊。d) 水管在巷道中敷設時,應避開巷道水溝,盡可能采取高位敷設,防止礦井水的腐蝕。e) 采掘工作面的供水管隨采掘工作的進行而逐步撤除,應加強管理,及時撤出多余管道,并運到接替工作面安裝。f) 掘進工作面隨掘進工作進展逐步增長,礦山應按生產接續安排,準備足夠數量的管材,以確保掘進工作面供水管跟上掘進工作面的需要。g) 和供風系統的三通和閥門的距離不超過1m。9.3.4供水系統管理及安全措施5.3.1、 安裝在開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的施救裝置由當班隊長(班長)負
41、責日常檢查,并做好記錄。安裝在大巷、硐室的供水施救裝置,由安全員負責日常檢查,并做好記錄。5.3.2、 井下作業人員發現供水施救系統有損壞時,應立即向管理部門報告,有條件進行簡單處理的,應同時進行。日常檢查中,發現有供水施救裝置損壞或不能正常啟用時,應及時向管理部門報告。5.3.3、 礦井應配備施救裝置備件(系統供水管除外),備用數量不少于應配備數量的10%。5.3.4、 使用中的供水施救裝置應經常清除外表積塵,保持清潔。5.3.5、 具有專門功能的供水施救裝置,在設置處要有使用說明牌板,并嚴禁擅自折裝。5.3.6、 供水施救系統的日常管理由礦相應的職能部門負責。十、緊急避險系統10.1緊急避
42、險系統 在礦山井下發生災變時,為避災人員安全避險提供生命保障的由避災路線、緊急避險設施、設備和措施組成的有機整體。10.2緊急避險設施 在礦山井下發生災變時,為避災人員安全避險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閉空間,具有安全防護、氧氣供給、有毒有害氣體處理、通訊、照明等基本功能,主要包括避災硐室和救生艙。10.4自救器 由入井人員隨身攜帶、防止有毒有害氣體中毒或缺氧窒息的一種呼吸保護器具。10.5建設要求10.5.1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應建設完善緊急避險系統,并隨井下生產系統的變化及時調整。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的內容包括:為入井人員提供自救器、建設緊急避險設施、合理設置避災路線、科學制定應急預案等。10.5.2緊急
43、避險應遵循“撤離優先,避險就近”的原則。10.5.3應為入井人員配備額定防護時間不少于30min的自救器,并按入井總人數的10%配備備用自救器。10.5.4在自救器額定防護時間內不能到達安全地點或及時升井時,避災人員應就近撤到緊急避險設施內。10.5.5緊急避險設施的額定防護時間應不低于96h。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完成,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10.6緊急避險系統設置10.6.1每個礦井至少要有兩個獨立的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間距不小于30m;每個生產中段必須有至少兩個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每個采區必須有兩個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經上、下巷道與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
44、通。安全出口設置的其他要求應符合GB16423的要求。10.6.2應編制事故應急預案,制定各種災害的避災路線,繪制井下避災線路圖,并按照GB14161-2008的規定,做好井下避災路線的標識。井巷的所有分道口要有醒目的路標,注明其所在地點及通往地面出口的方向,并定期檢查維護避災路線,保持其通暢。10.7緊急避險設施的設置應遵守以下要求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及復雜或有透水風險的地下礦山,應至少在最低生產中段設置緊急避險設施;生產中段在地面最低安全出口以下垂直距離超過300m的礦山,應在最低生產中段設置緊急避險設施;距中段安全出口實際距離超過2000m的生產中段,應設置緊急避險設施。10.8避災硐室技術
45、要求10.8.1避災硐室凈高應不低于2m,長度、深度根據同時避災最多人數以及避災硐室內配置的各種裝備來確定,每人應有不低于1.0m2的有效使用面積。10.8.2避災硐室內應具備對有毒有害氣體的處理能力,室內環境參數應滿足人員生存要求。10.8.3避災硐室內的配備應包括:不少于額定人數的自救器;額定使用時間不少于96h的備用電源;額定人數生存不低于96h所需要的食品和飲用水;逃生用礦燈,數量不少于額定人數;空氣凈化及制氧或供氧裝置;急救箱、工具箱、人體排泄物收集處理裝置等設施設備。10.9維護與管理10.9.1應指定人員負責緊急避險系統的日常檢查與維護。 10.9.2應定期對緊急避險系統進行巡視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0.9.3避災硐室配備的食品和急救藥品,應保證在保存期或有效期內。10.9.4應對入井人員進行緊急避險設施使用和緊急情況下逃生避災的培訓,確保每位入井人員均能正確使用緊急避險設施和選擇正確的避災線路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