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變形縫防滲漏作業指導 一、適用范圍 一、適用范圍 該指導書適用于變形縫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防滲漏控制。 二、設計核查要點 二、設計核查要點 1.變形縫應滿足密封防水、適應變形、施工方便、檢修容易等要求。 2.變形縫設置方法: 伸縮縫作法:從基礎頂面開始,將墻體、樓板、屋頂全部斷開使其分成若 干段,伸縮縫間距為 60m 左右;寬度 20mm 30 mm。 沉降縫作法:從基礎底部斷開,并貫穿建筑物全高。使兩側各為獨立的單 元,可以垂直自由的沉降。 防震縫,在地震烈度6 度的地區設置,作法:從基礎頂面斷開,并貫穿建 筑物全高。最小縫隙尺寸為 50 100 mm。縫的兩側應有墻,將建筑物分為若干 體型簡
2、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 3. 不同類型的變形縫應盡量合并設置。 4. 用于伸縮的變形縫宜不設或少設,可根據不同的工程結構類別及工程地質情 況采用誘導縫、加強帶、后澆帶等替代措施。 5. 變形縫處混凝土結構的厚度不應小于 300mm。 6. 用于沉降的變形縫其最大允許沉降差值不應大于 30mm。 當計算沉降差值大于 30mm 時,應在設計時采取措施,采用適用于高低樓面處的構造節點。 7. 沉降縫寬度宜為 2030mm,用于伸縮的變形縫的寬度宜小于此值。 8. 變形縫防水構造做法種類繁多,主要有現場制作和工廠成品加工兩種形式, 常用的有中埋式止水帶變形縫防水構造、金屬止水帶變形縫防水構造、可
3、卸 式止水帶變形縫防水構造、卷材與可卸式止水帶變形縫防水構造、粘帖式變 形縫防水構造、涂刷式變形縫防水構造等,可根據預算額度、成品材料采購 可行性、建筑特點綜合分析后,選擇防水構造形式。 9. 因建筑的形態千遍萬化,很多變形縫在節點轉折部位、交界部位構造非常復 雜,很難在圖集中找到參考依據,應組織設計與施工單位共同研討,進行專 項設計。 三、關鍵參考節點 三、關鍵參考節點 1、 中埋式止水帶變形縫防水構造,參見圖集(2007 浙 J56)P14(附件 1)、圖 集(02J301)P35(附件 2)。 2、 金屬止水帶變形縫防水構造,參見圖集(02J301)P36(附件 3)。 3、 可卸式止水帶變形縫防水構造,參見圖集(02J301)P37-38(附件 4)。 4、 卷材與可卸式止水帶變形縫防水構造,參見圖集(02J301)P39(附件 5)。 5、 粘帖式變形縫防水構造,參見圖集(0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