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框架填充外墻防滲漏作業指導 一、適用范圍 一、適用范圍 該指導書適用于框架填充外墻設計、施工過程中的防滲漏控制。 二、設計核查要點 二、設計核查要點 1、做好地基基礎設計,避免出現不均勻沉降。 2、外墻砌筑材料應綜合考慮節能、防裂、防滲等要求,因地制宜選用,盡量避 免選用大孔砌體。 三、施工檢查要點 三、施工檢查要點 1、外墻框架柱與砌體間的連接,必須在混凝土柱中預埋錨固鋼筋。 2、框架梁柱與砌體間鋪貼鋼絲網,鋼絲網鋪貼至接縫外 50cm,再按設計要求抹 灰。 3、在砌體結構施工前,柱與砌塊必須澆水濕潤,常溫條件下,砌塊應提前 1-2 天澆水濕潤,砌筑時含水率控制在 10-15%。 4、砌筑外
2、墻應全部用完好的磚,頂頭灰必須飽滿,嚴禁出現破磚砌筑外墻 5、砌筑砂漿用砂應采用中砂,并應過篩,含泥量不超過 5%。 6、砌筑時,砂漿必須飽滿,不得出現先砌磚后鉤縫的現象。 7、 填充墻與構造柱相連時要留馬牙槎, 并設置拉結筋, 拉結筋沿墻高間距 500mm 設置,伸入墻內長度不小于 700 。 8、填充墻砌筑至梁底時,應停止一周后方可砌筑斜磚,其采用的砂漿標號應比 砌筑砂漿高一個等級,并用鐵件塞緊避免產生水平裂縫。同一片墻體頂部斜磚應 在梁跨中點兩側對稱砌筑,中間用預制的三角形砼塊填塞。 9、腳手眼必須全數檢查,封堵密實。 10、安裝在外墻上的構配件、各類孔,洞、管道、螺栓等均應預埋,預埋件
3、位于 砌塊墻體時應在預埋件四周嵌以聚合物水泥砂漿;墻面分隔縫內嵌密封材料。 11、墻身防潮:在室內地面以下標高-0.06 處做防潮層,防潮層做法為 20 厚 1: 2 水泥砂漿加 3%防水劑(地下室或鋼筋混凝土圈梁部分除外) 。 12、突出墻面的線腳、挑檐、空調擱板與墻交接處,構造做法可做 C25 防水砼, 翻高 150 或降板 50,坡向外邊。 13、玻璃雨篷與墻體交接處應埋好預埋件并嵌防水油膏,并坡向外側。 14、陽臺門下及兩側墻體與板交接處應翻高 50。 15、橫向穿外墻管道洞口(如空調冷凝管預留洞、衛生間通氣孔、燃氣熱水器預 留鋼質套管),必須坡度向外,內外高差mm,防止雨水倒灌。衛生間通氣 孔、燃氣熱水器預留套管外側管口處應加裝防水罩。 16、嚴格控制外墻抹灰厚度,對于個別超厚達35以上的,必須加掛鋼絲網, 以防止抹灰層開裂、空鼓。抹灰要分三次抹灰,第一次是釘鋼絲網處得先抹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