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劃初步成形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劃初步成形 35 年后,湖北省武漢市將在全國率先建成“智慧城市”示范城市。近日,武漢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 布會,介紹該市建設國家創新中心的相關重大舉措。 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市科技局副局長張魁偉透露,經過近 5 個月的研究編制, 武漢智慧城市總體規劃已初步成 形。張魁偉介紹,武漢已被科技部列為國家“863 智慧城市”項目試點城市。2011 年 1 月開始,武漢市科技局投入 1000 萬元,面向全球公開招標“智慧城市”總體規劃。從 2011 年 11 月起至今,經過近 5 個月的研究編制, 武漢智慧城市 總體規劃已初步成形。 該規劃明確了
2、智慧市政設施、智慧環保、智慧醫療衛生、智慧水務、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 智慧旅游、智慧食品藥品監管、智慧社區、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物流 13 個重點應用領域。 張魁偉以智慧社區為例,描繪了智慧城市的美好圖景:5 年后,在智慧社區里,武漢市民可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居 家養老、就醫就學、出行旅游等智能化服務內容,節省居民出行成本。他還強調,隨著“智慧城市”進入實施階段,不 僅能帶動相關新興產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服務民生更加便捷。 “35 年以后,武漢市將在全國率先建成智慧城市先 進示范城市,讓市民獲得科技帶來的便利。 ” 楚天金報訊 病人手戴腕帶,醫生隨時掌控病情;報紙投入報箱,短信
3、自動通知業主五年后,居民全方位暢享智 能生活 金報訊 記者葉純 通訊員欒田報道:報紙或牛奶投入智能報箱后,會有短信通知業主;出門時,車載電腦會 選擇最優路線,避免堵車昨日,全國副省級城市聯席會議“智慧城市”論壇在漢舉行。論壇上,武漢市信息產業辦 公室負責人介紹了正在實施的“智慧城市”試點項目,勾畫出五年后武漢居民的智能生活。 今年 2 月,武漢市已經面向全球,啟動“智慧城市”總體規劃設計思路招標,下一步將開展總體規劃的編制 工作,今年 6 月前將完成全部規劃編制。 智慧醫療: 先診療后結算 去年以來,武漢市在該市中心醫院糖尿病區,展開“智慧醫療”試點,首創“先診療后結算”的繳費模式, 讓病人不再一趟趟跑結算中心。 該模式是將醫院信息系統和銀行、醫保結算系統對接,通過自助設備處理,待看病過程結束后統一結算。同 時,為保障病人用藥和治療安全,醫院還可通過對病人腕帶的識別,實現診療服務全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