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富民縣現狀調查富民縣現狀調查 富民概況:富民概況: 富民縣地處滇中,位于云南省會昆明市西北部,距昆明23公里,自古為川藏、 滇北入滇中重鎮昆明之要津,素有“滇北鎖鑰”之稱。 富民,土壤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一年兩熟,以水稻為主,自食有 余,故稱“富民縣”。古乃益州郡屬地。境內群山環繞,河山縱橫,螳螂川蜿 流其間,山奇水秀,人杰地靈,人文自然景觀異彩紛呈,其地處滇中北部,交 通便捷,108國道穿境而過,縣鄉公路四通八達。 全縣擁有土地面積993平方公里,是昆明市郊縣。東與嵩明、尋甸相鄰, 北與祿勸山水相連,西與祿豐、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區,地勢南高北低,境內 盆地山嶺相間,河谷和盆地面積占總
2、面積的12.5%。海拔高差大,山多平壩少。 最高海拔為2817米,最低海拔為1455米,高差達1362米。主要山嶺有玉屏山、 望海山、老青山、大青山、尖山、大黑山等。主要河流有螳螂川、龍泉河、大 營河、木板河等。氣候為典型的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5.8,無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時,太陽輻射值為10746123830卡 /cm2,年平均降雨量846.5毫米,蒸發量2032.5毫米,相對濕度72%。土壤由 棕壤、紅壤、紫色土、水稻土四類土壤組成,分別占面積的1.7%、68.9%、 15.5%、4.8%,分7個亞屬16個土屬25個土種。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建富民縣
3、,屬中慶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屬云南 府,民國時期直屬云南省。1950年武定專署轄之,1953年隨武定專署并歸楚雄州, 1958年劃歸昆明市轄。自建縣至今已有700余年,在這塊地沃物豐,民風純樸的 土地上,世代居住著漢、彝、苗、回、白等25個少數民族。2003年底全縣轄2鎮7 鄉73個村委會,562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13.7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8456人,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8.87人。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秦臧縣,屬益州郡,富民一帶屬秦臧縣轄 地。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改益州郡為建寧郡。東晉時改建寧郡為晉寧郡, 仍轄秦臧縣。晉設寧州,秦臧縣屬建寧郡,南朝屬寧州晉寧郡。唐初屬昆州,武 德七年(公元624年)在富民地方置利浪驛。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西寧地 改稱黎州,稱富民壩子為黎瀼甸。宋為大理國拓東節度所轄。元至元四年(公元 1267年)置黎瀼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