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市綠地系統防災避險的規劃研究城市綠地系統防災避險的規劃研究 摘要摘要:近年來,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建設量的急速發展,城市存在的安 全隱患也越來越大, 但是相對應的城市防災體系和城市防災避險綠地的建設卻呈 現滯后狀態,2008 年汶川地震使得這方面的問題得以暴露。 2007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頒布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劃標準和 2008 年 9 月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下發的關于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提高城市防災避險能 力的意見 (建城200871 號) ,對加強城市防災避險綠地的規劃提供了規劃依 據。 通過參考了國內外大量關于城市災害、 城市防災規劃及城市綠地防災規劃的 文獻, 深入分析已進行
2、城市綠地系統防災避險規劃的案例。在對災后人們的避險 行為進行研究分析后,構建城市防災避險綠地體系,其中防災避險綠地及疏散通 道都需要分類進行研究,并形成相應的指標體系。從而進一步確定城市綠地防災 避險規劃的主體內容。 關鍵詞關鍵詞:城市綠地系統 防災避險 規劃 一、城市綠地系統對城市防災避險的作用一、城市綠地系統對城市防災避險的作用 城市綠地不僅僅具備了園林植物所具有的防災避險功能, 還具有開敞空間方 面的防災避險功能,因此,城市綠地在防災避險方面功能性更強。 1、避難疏散并確保避難人員基本生活條件的功能。防災避險綠地應成為災 害發生時的疏散通道及避險場所,確保避險場所的安全與救災通道的暢通。
3、城市 綠地的第一功能是為附近市民提供避難的生活空間。因此,城市綠地必須有一定 規模的可以供市民避難的自由空間,用于避難區域。1976 年唐山大地震后,所 有建筑幾乎前部倒塌,余震頻發,所以,在大地震發生后,迅速將居民從倒塌的 建筑物中疏散到空曠地區,可以有效地減少人員的死亡。汶川大地震時,很多城 市都有強烈的震感,地震發生時,人群幾乎全部疏散在廣場、公園里。通過這些 地震的教訓和調查的發現證明了城市公園的綠地具有一定的防災避險功能。 一個 城市,在整體規劃的過程中,應該要留出適當的空地,以應對各種災難的發生。 因此,這些城市空地最好是以公園的形式而存在。在平時,公園可以發揮美化城 市環境,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功能,一旦災難發生,可作為臨時避難場所、隔火 帶和救災根據地,更好地發揮出其防災救災的功能。 2、防災減災的功能。在災害發生時,城市綠地可以作為避難人流的避難場 所,其目的是為了減輕或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