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業化與信息化淺析 人類社會的進步歸根結底取決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科學技 術突飛猛進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在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對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通過實現工業自動化來通過實現工業自動化來 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一種必然趨勢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一種必然趨勢。在當今工業現代化 的進程中,如何實現建筑建筑業的現代化業的現代化是擺在所有建筑業同行面前的 一個課題,只有通過工業化生產,信息化施工之路才能實現。 1 1、工業化生產和信息化施工概念及優勢工業化生產和信息化施工概念及優勢 從事工程建設的業內人士對采用傳統施工方法進行工程建設存 在的諸多問題都有深切
2、感受:現場施工條件差、管理難度大、工程質 量難以保證、施工安全事故頻發、現場建筑材料和水、電資源浪費 嚴重。而且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隨著經濟發展,我國逐步進入老 齡化社會,熟練和半熟練技術工人越來越缺乏,人工成本逐年增 加,人員流動性大,迫使工程成本增大;工程項目竣工后,后期維 護、保修工程量大,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與傳統建筑方式相 比,工業化生產和信息化施工的現代化生產方式優點非常明顯,主 要有以下幾方面。 1)能夠全面提升建筑的綜合質量和品質采用工業化生產方式, 建筑的各種構配件都為工廠式流水施工制作,每個項目的生產都由 少數固定的嫻熟工人操作實施。采用信息化施工方法,現場裝配化 施工,
3、準確無誤,實現了更高的生產力和更佳的質量控制。能夠消 除傳統施工常見的滲漏、開裂、空鼓、房間尺寸偏差等質量通病, 提高工程結構精度。 2)信息化施工打破了傳統建造方式,受工程作業面和氣候的影 響,避免了施工現場耗時耗力的人工組織協調,把粗放化的現場施 工管理轉變成精細化管理,大幅度提高生產率。 3)節能降耗效果顯著,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的召開使“低碳”愈 加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我國傳統的建造方式帶來的是高能耗和高消 耗,建筑消耗和能耗占全國能源消耗的 30%左右,建筑垃圾占城市 垃圾總量的 30%40%。工業化生產和信息化施工以其優越的生產方 式和先進的管理模式完全能夠滿足建筑施工節能降耗的要求,必將 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建筑的發展方向。 4)降低建造成本,經濟效益明顯,通過采用工業化生產和信息 化施工方式,減少施工現場模板、腳手架用量,節約鋼材、混凝 土、人工費、水、電等,經濟效益十分明顯。這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