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石砌體工程石砌體工程 石砌體上程是指用砂漿砌筑各種心材形成的基礎、墻、柱等砌體。常用的石材有: 亂毛石形狀不規則的石塊;平毛石形狀不規則但有兩個大致平行平面的石塊; 天然卵石以及經不同程度加工的料石,如毛料石、粗料石、半細料石、細料石。為確 保砌石工程質量,砌筑前應做好下述各項準備工作:挑選形狀尺寸合適的石塊,并進 行適當的再加工和必要的清洗;校核測量與抄平放線工作,如標高誤差過大,應用細 石混凝土墊平;制作和安裝皮數桿,并在皮數桿之間拉準線,依準線逐皮砌石。 由于準備工作疏漏,以及施工操作中違反規范、規程的規定,砌石工程的質量通病較常 見。 本章按石材材質與加工、毛石和毛料石基礎、毛石
2、和料石墻、擋土墻以及勾縫等 5 節, 分別敘述石砌體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 砌石砂漿與砌磚砂漿雷同, 其質量通病及防治措 施詳見 121“砌筑砂漿”的有關部分內容。 131 石材材質與加工 1311 石材材質差石材材質差 1現象 石材的巖種和強度等級不符合設計要求;料石表面色差大、色澤不均勻;疵斑較多; 石材外表有風化層,內部有隱裂紋。 2原因分析 (1)未按設計要求采購石料。 (2)不按規定檢查材質證明。 (3)采石場石材等級分類不清,優劣大小混雜。石材實際質量與材質證明不一致。 (4)外觀質量檢查馬虎,以致混入風化石等不合格品。 2預防措施 (1)按施工圖規定的石材質量要求采購。 (2)認真
3、按規定查驗材質證明或試驗報告,必要時應抽樣復驗。 (3)加強石材外觀質量的檢查驗收,風化石等不合格品不準進場。 4治理方法 (1)強度等級不符合要求或質地疏松的石材應予以更換。 (2)已進場的個別石塊,如表面有局部風化層,應鑿除后方可砌筑。 (3)色澤差和表面疵斑的石塊,不砌在裸露面。 1312 石塊形狀不良、偏差過大,表面污染石塊形狀不良、偏差過大,表面污染 1現象 (1)毛石形狀過于細長、扁薄和尖錐。 (2)料石表面凹入深度大于施工規范的規定;料石長度太小。 (3)卵石大小差別過大,外觀呈針片狀,長厚比大于 4。 (4)石材表面有泥漿或油污。 2原因分析 (1)沒有按照石材質量標準和施工規范的要求采購、驗收。 (2)運輸、裝卸方法和保管不當。 3預防措施 (1)認真學習和掌握石材質量標準的規定。按規定的質量要求采購、定貨。 (2)對于經過加工的料石、裝卸、運輸和堆放貯存時,均應有規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