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北京市新農村五項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09年2012年.doc

  • 資源ID:1334102       資源大小:332.54KB        全文頁數:3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北京市新農村五項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09年2012年.doc

1、豆丁紫琪整理發布序言 農村基礎設施是為農村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基本條件的公共設施,包括公用事業、公共工程、農村環境和交通設施等,是農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在新農村建設中處于重要的先導地位。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對于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推動首都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形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為強化首都功能,使發展成果惠及郊區廣大農民,特編制北京市新農村“五項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09年2012年)。 本規劃所說“五項基礎設施”建設,是專指郊區范圍內村莊的街坊路、安全飲水、污水處理、廁所改造和垃圾處理五方面的建設。 本規劃是對全市郊區“十

2、一五”規劃中五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具體部署,是本市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依據,是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農村改廁規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環衛專業規劃等規劃的具體落實。 本規劃規劃年限為2009年2012年(本屆政府任期內)。 本規劃規劃范圍為13個郊區區縣的村莊。 本規劃編制數據來源:2007年北京市統計局的統計年鑒、北京市村莊體系規劃(20062020)、10個遠郊區縣編制的村莊體系規劃(20062020)、2006年79個市級試點村統計數據、2

3、007年120個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推進村統計數據、調查組隨機抽取的200個村莊樣本數據。 本規劃依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園林綠化發展規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農村改廁規劃、北京市“十一五”時期環衛專業規劃、北京市山區“十一五”發展規劃、北京市山區協調發展規劃。 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共有183個鄉鎮(其中41個鄉,142個鎮),3957個行政村,常住戶143.6萬戶,常住人口501.6萬人,其中戶籍住戶117.5萬戶,戶籍人口292.2萬人。 依據10個遠郊區縣編制的“

4、村莊體系規劃(20062020)”,10個遠郊區縣共有3647個行政村,其中重點村2075個,63萬戶,164.4萬人,一般村1572個,36.7萬戶,89.3萬人。 根據統計局統計資料,近郊3個區共有32個鄉鎮,310個行政村,18萬戶,38.5萬人。 據調查統計,目前郊區樓房村莊159個,其中近郊區有6個,遠郊區縣153個,這些村莊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在未來四年建設中暫不安排這些村莊。 據此,本規劃需要建設的遠郊區縣重點村有1709個,總戶數為43.4萬戶,總人口為113萬人;一般村1423個,32.05萬戶,78.6萬人。 三個近郊區還有267個村需要建設,這些村有14.54萬戶,28.

5、3萬人。北京市遠郊區縣村莊類型統計表單位:個 區縣類型平谷房山懷柔門頭溝密云順義延慶大興通州昌平合計重點村1772382171142352642542501761502075一般村9622467631031621222773041541572合計2734622841773384263765274803043647北京市村莊基礎數據一覽表內容村數(個)戶數(萬戶)人口數(萬人)13區縣3957117.7292.210個遠郊區縣總 數364799.7253.7重點村總 數207563164.4整體推進改造36219.551.2樓房村40.10.2未改造170943.4113一般村總數157236.

6、789.3樓房村1494.6510.7未改造142332.0578.63個近郊區縣(朝海豐)總數3101838.5整體推進改造373.059.3樓房村60.410.9未改造26714.5428.3一、規劃背景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市相關部門及郊區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郊區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市各部門落實城鄉統籌方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加大了對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從2006年抓新農村試點村建設開始探索到2008年,全市共投入26億元,對79個試點村和320個整體推進村實施了村莊五項基礎設施

7、建設。平均每個村莊投入651萬元。各區縣、鄉鎮政府也安排了一定資金投入村莊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加大,有力地改善了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優化了發展環境,帶動了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培育了新型農民,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農民對近幾年村莊建設予以高度評價,同時也強烈呼吁各級政府繼續加大建設力度,早日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如按照前三年村莊“五項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全面完成剩余村莊的建設,需10年以上時間。根據農民呼聲和財力的增長情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應當提速,為此我們編制本規劃,利用四年時間,實現本市村莊“五項基礎設施”建設全覆蓋。 (一)現狀 1.街坊路硬化。2006年以前北京市鄉村公路實現

8、了“村村通”,但只是通到了村口,村內街坊路市政府沒有專門資金給予支持建設,一些村莊街坊路雖然也進行了硬化,但多是村集體利用集體積累進行建設的,因此存在標準低、質量差的問題。2006年進行新農村建設以后,市政府重點支持了市級試點村、整體推進村路面硬化,由市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各補助三分之一的資金,實施了399個村莊、1644萬平方米街坊路硬化,農村地區的出行條件開始得到改善。具體調查統計情況如下: 硬化率。全市村莊街道面積硬化率85.4%,其中主要街道92.4%,次要街道78.46%。“重點村”主要街道面積的硬化率為93.8%,次要街道面積的硬化率為79.92%。“一般村”主要街道面積的硬化率為

9、91%,次要街道面積的硬化率為77%。 硬化時間。村莊路面硬化時間在兩年以內的占37.5%,35年的占34.0%,610年的占17.6%,10年以上的占10.9%。 路面結構。主要街道的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占32.5%,水泥混凝土面層的占67.5%;次要街道以水泥混凝土面層為主,占78.4%,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占18%,其他類型的占3.6%。 2.安全飲水。北京市村莊供水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9491985年為群眾改水階段,19862004為自來水普及階段,2005年至今,為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建設階段。經過四年的努力解決了199萬農民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至此北京市農民安全飲水“十一五”規劃將提

10、前兩年完成。 3.污水處理。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已有48個鄉鎮和481個行政村建有污水處理設施,其中包括80個重要地表水源地和52個小流域治理村。全市村鎮污水設計處理能力達到26.5萬立方米/天,污水處理率為27%(包括戶廁改造),其中村級處理率達到12%,其中重要水源保護區村鎮污水處理率達到34%。 4.廁所改造。群眾性較大規模的農村戶廁改造開始于1991年。19911995年期間完成17.68萬戶雙甕漏斗式和雙格化糞池式戶廁改造,19962000年完成14.49萬戶三格化糞池式戶廁改造。2001年起全面實施戶廁改造,每年改廁近5萬戶,“十一五”期間每年改廁近10萬戶,截至2007年農村

11、改廁78.66萬座,衛生廁所普及率為66.94%,其中三格化糞池式廁所改造42.46萬座。 農村無害化公廁的改造建設起步較晚,2005年開始改造試點,當年完成了101座農村公廁,截至到2007年已改造1498座公廁,占農村總公廁的14.6%。 截止到2007年底郊區農村戶廁改造統計表區/縣2007年底統計局統計農村總戶數(萬戶)累計衛生廁所戶數(萬戶)衛生廁所普及率(%)無害化廁所普及率(%)累計衛生廁所類型(萬戶)三格化糞池式三聯沼氣池式完整下水道式水沖式雙甕漏斗式雙坑交替式其他類型朝陽區7.13.0542.9623.240.4701.18001.4海淀區4.80.336.886.880.3

12、300000豐臺區5.85.2690.6973.281.0803.17001.01通州區14.78.19356.7335.532.2530.072.70.202.97順義區12.812.295.3179.383.660.010.9805.512.04大興區10.76.9364.7764.773.920.0782.910.02600昌平區9.05.965.5665.565.300.6000房山區15.66.4341.2241.225.320.090.490.5300門頭溝區3.11.754.8444.190.9100.450.0100.33平谷區8.04.9962.462.43.340.0531

13、.580.01900懷柔區7.36.794.7843.293.1600003.54密云縣11.411.0897.1990.710.3400000.74延慶縣7.25.8981.8149.032.3800.30.8502.36合 計117.578.6666.9454.742.460.314.361.645.5114.395.垃圾處理。2001年以來,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從城鄉結合部地區開始啟動,逐步將管理范圍向郊區農村地區延伸。2002年提出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密閉化管理。截至到2008年底農村垃圾密閉化管理基本實現全覆蓋。據調查統計,北京10個遠郊區農村垃圾日產量約為3642.8噸,3個近郊區農村

14、垃圾日產量約為448噸。 調查統計顯示:94.7%的村莊已有垃圾收集設施;48.4%村莊的垃圾部分或全部轉運到區縣垃圾場集中處理,41.1%村莊的垃圾部分或全部為村鎮簡易填埋,1.6%村莊的垃圾集中焚燒,8.4%村莊的部分或全部為隨意堆放;有85.6%的村莊配有垃圾收集車。其中,28.4%的村莊同時擁有機動和人力垃圾車,28.9%的村莊只有機動垃圾車,25.3%的村莊只有人力垃圾車,17.4%的村莊無垃圾車;95.8%的村莊有專職保潔員或兼職保潔員。目前,村級保潔員隊伍沒有編制,村級保潔主要由以下途徑:村莊聘請本村富余人員;聘請專業隊伍;環衛中心負責方式。 垃圾收集處理現狀表(對190個村抽樣

15、調查結果)序號內 容村莊數量(個)占抽樣數百分比(%)1收集垃圾設施18094.72垃圾分類3820.03集中處理9248.44簡易填埋7841.15集中焚燒31.66隨意堆放168.47機動和人力車均有5428.48機動車5528.99人力車4825.310無垃圾車3317.411保潔員18295.8(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一些村莊街坊路還未硬化,有些已硬化路面破損嚴重。有10%的村莊主要街道、20%的村莊次要街道沒有硬化;硬化過的路面,有64%的主要街道、49.8%次要街道路面有破損。 2、一些村莊街坊路硬化后缺少綠化。還有70%的村莊街坊路沒有實現綠化。 3、村莊飲水管網老化問題嚴

16、重。運行10年以上且老化的管網達8000km,存在壓力不足、“跑冒滴漏”的現象。同時尚有50萬農戶沒有安裝水表。 4、污水處理設施總量不足。目前,只有480個村建有污水處理設施,占應建村莊的38%。 5、無害化戶廁、村公廁改造任務還很重。目前還有40.2萬戶戶廁和85.4%的公廁需要改造。 6、部分農村垃圾消納問題嚴重。目前正規垃圾填埋場建設還相對滯后,現有垃圾填埋場存在運輸距離遠、成本高的問題。 7、長效管理滯后。由于管理機制還不完善,費用問題還沒有解決,造成一些設施建好后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機遇和優勢 1.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對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為我們開展新農村基

17、礎設施建設指明了方向。近幾年的中央1號文件均提出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2006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農民飲水安全、改廁、行路等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2006年北京市委3號文件提出了關于加快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意見,提出加快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并提出“抓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從解決農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問題入手,重點抓好道路、飲水、垃圾、污水和糞便處理等五項建設任務。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對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為我們開展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積極努力共同推進。 2.近幾年北京市新農村建設

18、的實踐,為加速推進村莊基礎設施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近三年,我們在新農村建設中抓了一大批試點。通過試點,我們得到多方面的啟示: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綜合協調,加大統籌;必須規劃先行,有序推進;必須著眼于體制機制創新,強化部門聯動和政策支撐;必須尊重農民意愿,調動農民主體;必須建管并重,提高政府投資的效率。這些啟示是我們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基礎建設的寶貴財富,為加速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3.財政收入逐年增加,為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資金基礎和保障。近年來,隨著北京的深化改革與發展,經濟建設增幅很大,特別是地方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度增長,2007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49

19、2.6億元,比2006年增長33.6%;用于農村建設的資金達到130多億元,比2006年的111.8億元增加18.2億元。2008年奧運會之后,隨著市財力的更快增長,市政府用于郊區的投入將會有明顯的增加,力度進一步加大,郊區農村基礎設施將迎來一個建設的大好時期。 二、指導思想、建設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首都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堅持城鄉統籌,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部門聯動、政策集成,強化政府職能,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強化規劃引導作用,強化農民主體地位。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

20、條件,優化農村發展環境,提升農村現代化水平,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的形成為目標,科學有序推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郊區文明程度,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善之區提供基礎條件和物質保障。 (二)建設原則 1、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進一步調整公共財政的投向和結構,與區域功能定位相結合,充分考慮城市化進程、人口變動、區域發展現狀等因素,統籌確立村莊建設的重點和公共財政向農村的傾斜政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逐步使村莊基礎設施水平與全市城市化進程相協調。 2、規劃先行、分類推進。發揮規劃的引導作用,進行建設的村莊必須先行編制村莊規劃,并按規劃安

21、排建設項目,推進中堅持”先重點、后一般,先地下、后地上,缺什么、補什么“的方針,廣泛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模式,針對不同村莊、不同特點、不同建設需求,有計劃分類指導,按標準分類推進,并實現集約、節約、環保、安全、高質量的建設。 3、部門聯動、政策集成。市、區兩級政府要建立高效運行機制,搭建工作平臺,明確部門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通過選項聚焦,將分散的資金集成使用,努力實現資源整合、成果共享,形成共同推進新農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工作格局。 4、尊重主體,分級負責。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在村莊建設中,從規劃設計、建設項目確定、工程建設、工程監督、建后管護等,通過村規民約等制度設計,

22、讓農民全過程參與,在參與中增加收入、享受建設成果,同時培養責任意識。區縣政府作為村莊建設的工作主體,要按照全市總體要求,加大轄區內統籌協調力度,認真履行分類指導、組織實施職責。市相關部門要精簡審批環節,圍繞規劃把關、建設標準制定、檢查評估驗收等重點環節,做好服務工作。 5、建管同步、機制創新。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必須突出實效,建管同步,著眼于長效機制建設,緊扣管理環節,以利益為紐帶,創新體制機制。工程建成后,及時進行產權移交,明確管理主體,確立管護責任,健全管理制度,實現政府投資效益最大化,促進可持續發展。 6、培育產業、富裕農民。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既要解決好農村環境改善問題,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又

23、要營造好農村創業條件,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要因村制宜,根據城鎮、丘陵山區、生態涵養區、平原等不同區域的村莊特色和資源特點,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要與發展農家樂、農村休閑觀光旅游、一村一品特色產業、農民庭院經濟緊密結合,拓寬農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效途徑,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發展促進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的良性互動。 (三)建設目標 1、總體目標 提升郊區基礎設施服務功能,為郊區農民提供便捷、安全、高效、全覆蓋的公共服務。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均衡發展。逐年增加財政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到2012年,基本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與城市相適應。基礎設施運行效率顯著提高。建

24、立起以需求為導向,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的農村基礎設施服務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及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引入市場競爭和激勵機制,提高設施的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 2、具體目標 街坊路。到2012年,村莊未硬化街坊路要基本實現硬化,破損嚴重的路面進行大修,局部破損路面進行修復。完成硬化的街坊路兩側要基本實現綠化。 安全飲水。10年以上老化管網全面進行改造,推行一戶一表工程,向計量化、節約化目標邁進,實現節約用水。繼續完成市愛衛會和市財政局聯合下發的”十一五“期間農村改水工作計劃中規定的工作。 污水處理。到2012年底重要地表水源保護地村莊、民俗旅游村莊建成污水處理系統,其它地區村莊依據需要建設排水邊

25、溝,污水量大的村莊將污水集中后采用簡易處理方式進行處理。 廁所改造。未進行改造的戶廁實現全面無害化改造。對已經進行過改造,但未采用三格化糞池式、未達到無害化標準的戶廁,采用三格化糞池式進行升級改造,使其達到無害化的要求,最終實現農村無害化戶廁改造率達到95%以上。 到2012年規劃重點村和民俗旅游村莊實現村村建有無害化衛生公廁。 垃圾處理。到2012年實現郊區農村垃圾分類設施基本覆蓋。以鄉鎮為單元建立可回收利用垃圾分類包裝設施及資源化利用設施,較好實現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在邊遠山區垃圾運出成本比較高且困難的鄉村,建立符合環保要求的小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實現減量化,減少填埋量和運輸成本。四年內

26、將48個邊遠山區鄉鎮建設完成。 長效管護機制。以村莊或鄉鎮為單元建立起專兼職結合的管護隊伍,出臺管護標準,制定管護制度,建立資金保障,健全監管體系,實現長效管理。 三、建設任務 (一)街坊路建設 1、街坊路路面。完成未硬化街坊路面積2600萬平方米,其中重點村莊的硬化面積2106萬平方米,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的硬化面積494萬平方米。大面積破損路面1000萬平方米,規劃四年內全面進行大修。其中重點村莊730萬平方米,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270萬平方米。因局部小面積破損需要修補維護的2334萬平方米,其中重點村莊的修補面積1727萬平方米,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的修補面積607萬平方米。 北京市村莊街坊

27、路建設總任務計劃表 單位:萬平方米 建設任務建設內容重點村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合計主要街道次要街道小計主要街道次要街道小計未硬化路面面積124985721062932014942600需要大修路面4382927301621082701000局部破損需要修補路面面積102470317273602476072334合計27111852456381555613715934北京市村莊街坊路建設年度任務計劃表單位:萬平方米 建設時間 任務及投資2009201020112012合計未硬化街道路面重點村主要街道2503203503291249次要街道150160290257857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20

28、20100153293次要街道41485260201需要大修路面重點村主要街道100100100138438次要街道2020110142292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202020102162次要街道20203038108局部破損需要修補的路面重點村主要街道3002802242201024次要街道2053209385703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2020100220360次要街道202013374247總計116613481602181859342、街坊路兩側綠化。完成剩余70%未綠化村莊街坊路的綠化任務,綠化面積2493萬平方米。(二)安全飲水進行老化管網改造8000公里,解決壓力不足、“

29、跑冒滴漏”等問題;50萬戶安裝節水水表,向計量化、節約化方向邁進;北京市村莊安全飲水建設任務年度計劃表建設時間老化管網改造一戶一表節水工程2009完成1600公里的老化管道改造一戶一表節水改造10萬戶2010完成1840公里的老化管道改造一戶一表節水改造11.5萬戶2011完成2160公里的老化管道改造一戶一表節水改造13.5萬戶2012完成2400公里的老化管道改造一戶一表節水改造15萬戶合計8000公里50萬戶(三)污水處理1.地表水源保護地村莊、市級民俗旅游村莊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情況。截至到2008年底,重要地表水源保護地村莊需要做污水處理的村莊有266個,其中重點村莊196個,一般村莊7

30、0個。市級民俗旅游村莊(扣除同時是水源保護地村莊個數)需要做污水處理的共130個,均為重點村莊。北京市重要地表水源保護地村莊污水處理情況和北京市市級民俗旅游村污水處理情況詳見以下列表:北京市重要地表水源地村莊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情況統計表區縣村莊總數(個)已建污水處理設施村莊(個)未建污水處理設施村莊(個)重點村一般村小計重點村一般村小計重點村一般村小計延慶621173516571067懷柔64208418927461157密云84501341118297332105房山241842415201737合計2349933338296719670266北京市級民俗旅游村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情況統計表區縣民

31、俗旅游村總數(個)在水源保護地的民俗旅游村莊(個)不在水源保護地的民俗旅游村莊(個)數量已建污水處理設施未建污水處理設施朝陽區10110海淀區10110豐臺區20202延慶20416313昌平20020317平谷21021615順義40404懷柔22319514密云1881037房山2291349門頭溝1201239通州20202大興90918總計15424130301002009年2012年重點完成366個重要水源保護地重點建設村莊和民俗旅游村莊污水處理工程建設。2.地表水源保護地村莊、市級民俗旅游村莊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年度任務分配。為加快水源保護地及民俗旅游村莊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計劃兩年

32、內將這些村莊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污水處理村莊年度分配年度分配20092010村莊數量(個)178188(四)廁所改造1.戶廁改造。2009年2010年完成18.65萬戶的農村戶廁改造任務,20112012年完成21.55萬戶(雙甕漏斗式、雙坑交替式等)戶廁升級改造任務。到2012年北京市農村戶廁改造全面完成,并實現“農村無害化廁所(戶廁)普及”的目標。戶廁改造年度分配計劃表建設時間戶廁改造(萬戶)建設村莊數量(個)2009年8.652912010年103372011年103372012年11.55389合計40.213542.無害化公廁改造。北京市現有1709個規劃重點村、154個民俗旅游

33、村莊和267個近郊區村莊待建無害化公廁,其中154個民俗旅游村莊中有86個村莊是規劃重點村,因此,2009年2012年規劃期內將有1623個規劃重點村、154個民俗旅游村莊建設和267個近郊區村莊建設公廁,按照規劃重點村建2座,民俗旅游村和近郊區村莊建3座的標準,需要建設4509個公廁。農村公廁改造年度建設任務計劃表建設時間重點村民俗旅游村近郊區村莊合計村數公廁數村數公廁數村數公廁數村數公廁數2009年3256503090501504258902010年373746351056018048310312011年438876401207021056212062012年487974491478726

34、15741382總 計1623324615446226780120444509近郊區由于外來人口比較集中,考慮建設二類標準公廁。遠郊區縣規劃一般村在規劃期內根據村莊發展需要,按照三類公廁標準酌情考慮公廁建設,具體建設村莊數量在年度計劃中進行調整。(五)垃圾處理1、垃圾分類設施及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四年郊區農村垃圾分類設施實現基本覆蓋。每鎮購置35輛分類垃圾運輸車,四年在全市183個鄉鎮基本配齊。在平原135個鄉鎮,每個鄉鎮建一個垃圾資源再利用生產場,每鄉鎮建23個分類垃圾儲存場所及集中打包設備。2、小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在48個邊遠山區鄉鎮,每個鄉鎮建設34座垃圾無害化處理基地,每個基地

35、配備68臺高科技無害化垃圾處理設備,同時安排建設專門處理場所,用于垃圾處理設備安裝工作。(六)長效機制建立加強資金投入,配備專兼職人員,完善全市村莊街坊路35613公里的管護,確保已建成496個村莊和未建成396個村莊的安全飲水和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轉和維護,規范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確保垃圾處理設施的有效使用。四、投資標準與概算按照北京市新農村主要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參照標準(試行),并根據近幾年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投入,對2009-2012年村莊五項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做出初步概算。(一)街坊路1、街坊路路面。未硬化路面硬化投資。重點村主要街道的路面硬化投資按105元/平方米的標準計算,次要街道的路

36、面硬化投資按90元/平方米的標準計算,建設投資為208275萬元。一般村主要街道的路面硬化投資按90元/平方米的標準計算,次要街道的路面硬化投資按75元/平方米的標準計算,建設投資為41445萬元。大面積破損路面大修費用。按照北京市鄉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京政辦發200677號)規定,大修工程費“村道每公里40萬元”,折合主要街道80元/平方米,次要街道按65元/平方米的標準計算,總投資為54020萬元。一般村莊均按65元/平方米的標準計算,總投資為17550萬元。局部破損維修費用。路面維修投資按65元/平方米的標準計算,總投資為151710萬元。街坊路建設投資年度計劃表面積單位:

37、萬平方米;投資單位:萬元建設時間 任務及投資2009201020112012合計未硬化街道路面重點村主要街道面積2503203503291249投資26250336003675034545131145次要街道面積150160290257857投資1350014400261002313077130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面積2020100153293投資1800180090001377026370次要街道面積41485260201投資307536003900450015075需要大修路面重點村主要街道面積100100100138438投資8000800080001104035040次要街道面積

38、2020110142292投資130013007150923018980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面積202020102162投資130013001300663010530次要街道面積20203038108投資13001300195024707020局部破損需要修補的路面重點村主要街道面積3002802242201024投資1950018200145601430066560次要街道面積2053209385703投資13325208006045552545695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面積2020100220360投資1300130065001430023400次要街道面積2020133742

39、47投資130013008645481016055資金總計919501069001299001442504730002、街坊路兩側綠化。按照每平方米20元計算,綠化面積2493萬平方米,總投資49860萬元。街坊路兩側綠化面積及投資年度分配表年度2009201020112012合計綠化面積(萬平方米)4505706708032493投資額(萬元)900011400134001606049860注:此年度分配任務是按照街坊路建設任務年度分配比例安排的。(二)安全飲水1.節水改造工程。完成一戶一表改造,水表、材料費及人工費2000元/戶。2.老化管網改造。按平均每米240元計算。安全飲水投資年度計

40、劃單位:萬元 項目年度節水改造工程管網改造工程合計2009200003840058400201023000441606716020112700051840788402012300005760087600合 計100000192000292000(三)污水處理1.重要地表水源地村莊及民俗旅游村收集管道。地表水源地村莊及民俗旅游村莊污水收集,主要采用UPVC、鋼筋混凝土管道、涵管暗溝等方式。處理方式。針對每個村莊具體情況,可采用膜式、活性污泥式、濕地式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投資標準。參照近兩年郊區村莊已建成的污水處理工程投資,平均每村投資450萬元。遠郊區縣污水處理重要地表水源地及民俗旅游村莊污水

41、投資年度計劃年度分配20092010合計村莊數量(個)178188366投資額(萬元)8010084600164700(四)廁所改造1.戶廁改造投資。根據北京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提供的資料和調研統計,農村無害化戶廁單位改造成本約為1700元/戶,建設投資為68340萬元。它包含三格化糞池、便器、沖洗裝置及過糞管的材料購置、施工和安裝費用。地面以上建筑物部分由各農戶自行解決。戶廁建設投資年度計劃建設時間戶數(萬戶)戶廁改造投資(萬元)2009年8.65147052010年10170002011年10170002012年11.5519635合 計40.268340戶廁建設投資年度計劃2.公廁建設投

42、資(1)遠郊區縣規劃重點村莊和民俗旅游村莊重點村:重點村莊農村無害化公廁單位建設成本平均為12萬元/座,建設投資為38952萬元,包括三格化糞池、便器、沖洗裝置及過糞管的材料購置、施工和安裝費用,地面以上建筑物部分的建設和裝修費用,公廁配備必要的洗手盆、面鏡等公共設施費用。民俗旅游村莊:民俗旅游村無害化公廁單位建設成本約為20萬元/座,建設投資為9240萬元。(2)近郊區村莊由于近郊城鄉結合部地區,外來人口比較多,需要建設北京市二類達標公廁,其單座建設成本約為20萬元/座,建設投資為16020萬元,包括三格化糞池、便器、沖洗裝置及過糞管的材料購置、施工和安裝費用,地面以上建筑物部分的建設和裝修

43、費用,公廁配備必要的洗手盆、面鏡等公共設施費用。遠郊區縣重點村、民俗旅游村、近郊區村莊公廁建設投資年度計劃建設時間重點村民俗旅游村近郊區村莊公廁改造投資(萬元)村數(個)公廁數(座)投資(萬元)村數(個)公廁數(座)投資(萬元)村數(個)公廁數(座)投資(萬元)20093256507800309018005015030001260020103737468952351052100601803600146522011438876105124012024007021042001711220124879741168849147294087261522019848總計162332463895215446

44、2924026780116020642123、廁所改造總投資廁所改造總投資建設時間戶廁公廁合計(萬元)戶數(萬戶)戶廁改造投資(萬元)村數(個)公廁數(座)公廁改造投資(萬元)2009年8.651470542589012600273052010年1017000483103114652316522011年1017000562120617112341122012年11.551963557413821984839483總 計40.2683402044450964212132552(五)垃圾處理1.給所有村配備源頭分類所需的垃圾桶,按每戶補助60元計算,平均投資38.6萬元/鄉鎮;2.分類垃圾收集運輸

45、車平均投資80萬元/鄉鎮;3.垃圾資源再利用設備及廠房建設平均投資150萬元/鄉鎮;4.分類垃圾儲存場所及集中打包設備平均投資100萬元/鄉鎮;5.一個邊遠鄉鎮購置高科技小型垃圾處理機平均投資350萬元,廠房平均投資35萬元。以上五項四年總投資75882萬元,具體安排如下: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年度計劃單位:個序號建設內容年度計劃建設鄉鎮數合計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1垃圾源頭分類桶和袋374249551832垃圾收集運輸車374249551833垃圾資源再利用設備及廠房273136411354分類垃圾儲存場所273136411355高科技小型垃圾處理機10111314486高科技小

46、型垃圾處理機廠房1011131448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年度計劃單位:萬元序號投資內容投資額合計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1垃圾源頭分類桶141216241907211970622垃圾收集運輸車2928336739534392146403垃圾資源再利用設備及廠房4440510659946660222004分類垃圾儲存場所2700310536454050135005高科技小型垃圾處理機3360386445365040168006高科技小型垃圾處理機廠房3363864545041680總 計1517617452204892276575882(六)長效管護資金1.街坊路(1)全市村莊街

47、道維護費用:14957萬元。費用計算標準:全市村莊街道35613公里,村級公路管理人員標準是每3公里一個人,每公里每年3500元。村莊街道過路車輛相對較少,維護費用可低于這個標準,初步按每5公里一個管理人員,每公里每年3000元標準進行計算,管理人員工資仍按每人每月500元計算,因此每年需要費用14957萬元。(2)街坊路兩側綠化維護費用。根據相關標準,修剪、澆水、補苗等費用,按每平米每年3元計算。保潔員可兼管綠化工作,人工費不再計算。街坊路兩側綠化維護費用年度計算表年度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計綠化面積(萬平方米)450102016902493維護費用(萬元)1350306

48、050707479169592.安全飲水和污水處理飲水和污水處理運轉維護費用按每村8萬元計算,因此四年內做污水的366個村和已經完成污水處理建設496個村維護運轉總費用19968萬元。每年費用計劃表年度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計2009-2012每年需要運轉費村莊數量(個)496576(496+80)662(576+86)762(662+100)投資(萬元)396846085296609619968費用計算標準:目前各村已經配備了管水員,村莊的飲水和污水管理可均由這些人員承擔,不再考慮管理人員問題。污水的運轉費用是目前反映比較大的問題,主要是電費、藥劑費和設備維護維修費用。由

49、于目前村莊大小不同、污水處理方式不同以及維護水平不同,各村莊所發生的費用也不同。從目前調查看,污水處理運轉維護費用一年在5-10萬元之間,因此我們可取每村8萬元計算。四年內需要做污水的366個村和已經完成污水處理建設的496個村(2007年以前建設完成的481個村莊,2008年在建15個村莊),總維護費用19968萬元。3.廁所改造廁所改造中戶廁管理維修由村民自己負擔,公廁管理維護由保潔員負責,這里不再單獨計算費用。4.垃圾保潔運輸管理費用配備保潔員費用。全市需要配備保潔員11372人,年費用7391.8萬元。費用計算標準:根據調查統計,平均250人配備1名保潔員。保潔員補助為500元/人o月

50、。2007年底郊區農業戶籍人口284.3萬人,需要保潔員11372人。年費用為:11372人500元/人月12=7391.8萬元/年。設備維護費用。每年需要費用:2843萬元。費用計算標準:按10元/人年的設備維護標準,郊區284.3萬人的維護費用為2843萬元。村莊垃圾運輸費用。每年費用7465.7萬元。費用計算標準:運距按平均往返30公里/輛計算,運費約為4060元/噸。郊區日產垃圾4090.8噸,因此年運輸費用為:4090.8噸/天365天/年50元/噸=7465.7萬元/年。以上三項垃圾保潔年總費用為:17700.5萬元。基礎設施長效管理維護費用表單位:萬元序號建設內容2009年201

51、0年2011年2012年合計1街坊路路面1495714957149571495759828街坊路兩側綠化維護1350306050707479169592安全飲水和污水處理3968460852966096199683垃圾處理1770017700177001770070800總計資金37975403254302346232167555長效管理維護總費用167555萬元,平均每年41888.75萬元。(七)四年總投資計劃五項基礎設施四年投資年度計劃匯總表單位:萬元序號建設內容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合計1街坊路路面91950106900129900144250473000街坊路兩側綠

52、化9000114001340016060498602安全飲水584006716078840876002920003污水處理80100846001647004廁所改造273053165234112394831325525垃圾處理1517617452204892276575882總計2819313191642767413101581187994管理維護費用37975403254302346232167555總計資金3199063594893197643563901355549注:此表僅作參考,具體任務和投資以年度具體實施項目為準。五、2009年計劃任務與投資安排(一)任務1.街坊路街坊路路面。完成

53、未硬化道路面積461萬平方米,投資44625萬元;大修路面工程160萬平方米,計劃投資11900萬元;局部修補路面工程54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35425萬元。總投資為91950萬元。街坊路兩側綠化。完成450萬平方米,投資9000萬元。2.安全飲水。老化管網改造工程1600公里,投資38400萬元;節水工程改造工程10萬戶,投資20000萬元;總投資為58400萬元。3.污水處理。重點安排地表水源保護村及市級民俗旅游村莊178個,投資80100萬元;2009年有496個村莊的污水設施運轉費,投資3968萬元,共投資39968萬元。4.廁所改造。完成農村戶廁改造工程8.65萬戶,投資14705萬

54、元;公廁改造工程300座,其中在重點村莊325個,建設650座,投資7800萬元;民俗旅游村30個,建設90座,投資1800萬元,近郊村莊50個,建設150座,投資3000萬元。總投資為12600萬元。5.垃圾處理。在37個鄉鎮進行垃圾分類設施及垃圾收集運輸車建設,投資4340萬元;在27個鄉鎮進行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投資7140萬元;在10個鄉鎮進行小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投資3696萬元。總投資為15176萬元。(二)投資2009年五項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劃表序號分項建設任務工程量投資(萬元)1街坊路未硬化街道建設重點村主要街道250萬平方米26250次要街道150萬平方米13500遠郊

55、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20萬平方米1800次要街道41萬平方米3075大修路面重點村主要街道100萬平方米8000次要街道20萬平方米1300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20萬平方米1300次要街道20萬平方米1300局部破損道路維修重點村主要街道300萬平方米19500次要街道205萬平方米13325遠郊一般村及近郊村主要街道20萬平方米1300次要街道20萬平方米1300街坊路兩側綠化450萬平方米90002安全飲水老化管網改造1600公里38400節水工程改造10萬戶200003污水處理水源地、民俗旅游村178個801004廁所改造戶廁8.65萬戶14705公廁重點村莊650座7800旅游

56、村90座1800近郊村莊150座30005垃圾處理垃圾分類設施及垃圾收集運輸車37個鄉鎮4340資源化利用設施27個鄉鎮7140小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10個鄉鎮36966合計2819317管理維護費用37975資金總計319906六、保障措施 要全面完成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四年規劃目標和任務,必須在落實好市委、市政府新農村建設各項政策的同時,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平臺,加大資源整合 市區兩級要繼續堅持和完善村莊五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平臺和部門聯動機制。市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全市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委、市交通委(市路政局)、市市政管委

57、、市水務局、市愛衛會等市相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建設信息溝通工作會商制度,完善工作程序,建立“部門聯動、政策集成、資源整合、資金聚焦”的高效運行機制,按照職責分工,分別履行各自職責,共同推進五項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區縣政府是村莊五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主體,在本區縣履行統籌整合職責,全面落實本規劃要求和市級工作部署。區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對本區縣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履行組織協調責任,根據本規劃要求和市級工作部署,結合實際,在村莊規劃基礎上編制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做好選定建設村莊、組織項目申報、開展項目實施、進行具體督導等工作,確保各項建設工程按期、保質、保量完成。 (二)編制實施計劃,統籌有序推

58、進 按照分類指導、梯次推進、集約節約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編制實施計劃。在計劃安排上,做到重點村和一般村建設統籌兼顧,充分考慮各鄉鎮已有的建設基礎,杜絕分配上的平均主義。體現串點成線、連線成片,相對集中。重點村梯次推進,按照20%(2009年)、23%(2010年)、27%(2011年)、30%(2012年)比例安排建設,一般村和近郊區村莊按照每年25%的數量安排建設。在項目建設實施上,重點村嚴格按照市相關部門制定的標準進行建設,一般村可根據村莊實際情況,在確保改善村莊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前提下可酌情降低建設標準。并按照“先規劃、后建設,先重點、后一般,先地下、后地上”的要求,統籌協調,科

59、學組織實施,杜絕“拉鎖工程”、“半截子工程”,減少浪費。 在推進中要注重統籌與其他涉及農村建設的專項規劃如生態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綠化規劃等相銜接,已經開始實施的規劃如農村改廁規劃要由各相關部門繼續實施。 (三)改進投資體制,加強資金保障 按照規劃預算和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原則,市、區(縣)要將新農村“五項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全部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市級扶持資金,按照新農村“五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年度實際投資額的三分之二比例進行轉移支付,不足部分由區縣財政負擔。 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積極引導和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對參與力度大、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四)強化監督管理,提升建設水平 對村莊五項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嚴格有效的監督管理。市各行業主管部門制定并發布分類建設管理標準,進行分類監管,編制考核評估辦法,建立考核獎勵機制,確保五項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提升建設水平,使之成為農民的滿意工程。 (五)建立長效機制,提高運行效率 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后,為使農民長期受益,使財政資金發揮長期效能,必須建管同步,及時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市、區(縣)、鄉(鎮)相關部門要按照城鄉統籌原則,將公共服務職能延伸到村。明確產權歸屬和管理主體,落實管護責任。通過村規民約、村務公開等制度設計,讓農民參與,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探索建立部分基礎設施使用收費制度。


注意事項

本文(北京市新農村五項基礎設施建設規劃2009年2012年.doc)為本站會員(職z****i)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噶尔县| 巴中市| 垫江县| 邹城市| 兴和县| 静乐县| 叙永县| 同心县| 英超| 集安市| 石城县| 青阳县| 安达市| 抚远县| 枞阳县| 兴城市| 莫力| 香格里拉县| 民权县| 华蓥市| 惠来县| 闽侯县| 灵台县| 嘉禾县| 汤原县| 攀枝花市| 禹城市| 轮台县| 潼南县| 泰州市| 陵水| 衡山县| 河津市| 东莞市| 阿城市| 大同县| 娄底市| 武安市| 邓州市| 城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