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景德鎮國貿廣場二期招商方案景德鎮國貿廣場二期招商方案 一、 景德鎮城市經濟發展的歷史演變 景德鎮市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陶瓷業的發展貫穿其歷史發展過 程中,成為其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 1、從歷史的發展來看,景德鎮市是一個以陶瓷為資源的資源型移民城市。由于景德鎮陶瓷業的 興盛,帶動了周邊地區乃至全國人口向景德鎮市的集聚。史書記載景德鎮市“集全國名窯之大 成,匯各地良工之精華”。也就是說早在古代景德鎮市的人口就是以外來移民為主,隨著陶瓷業 的不斷發展,分工越來越細,陶瓷業的專業技術越來越專門化,進一步增大了景德鎮市地區的 勞動力在數量和品種上的供不應求。流入景德鎮市的人口不
2、斷增加。同時,隨著陶瓷市場的不 斷完善,來往的商賈也越來越多,景德鎮市的人口數量就隨著陶瓷業的興旺而增長,成為當時的 “四大名鎮”之一。 2、解放后,景德鎮市成為一個以陶瓷業為主的單一型輕工業城市,主要貿易也以經營陶瓷為 主。由于數千年一成不變的傳統陶瓷業主宰著景德鎮市的工業發展,從業人口已經接近飽和。 由于景德鎮陶瓷產業的小而散的分布狀況,使其在生態環境、耕地資源和經濟效益上付出巨大 代價。據有關研究表明:由于鄉鎮企業過于分散,用地規模增加了 1/3,能源利用率降低 40%,基礎設施投資增加 20%-30%,行政管理費用增加 80%,人力資源增加 1-2%,最終表現 為資金利潤率比相對集中降
3、低 20%左右,并對規模經濟和集鎮建設造成空間上的困難。非農業 產業不同于農業的根本性特點是:農業可以分散,非農產業、特別是現代非農產業必須要集 中,空間上的集中會產生規模經濟和集聚效益,非農產業和人口向一定的空間范圍的集中就形 成了城鎮化。然而,城鎮化水平達到了一定規模的景德鎮市卻在陶瓷業為主的工業生產中遠沒 有達到與之相匹配的規模經濟集聚效應。陶瓷產業的單一性以及缺乏發展生產過程中及產前、 產后的社會分工,形成了一種自給不經濟的落后狀態,于是在陶瓷產業的市場中,景德鎮日漸 勢微。城市失去積聚作用,城市規模擴張也就此停滯不前。 3、改革開放后,隨著相關制造業的興起,部分農民投入工業生產活動中,城市規模開始穩步增 長,而同時私營的陶瓷業發展很快。近 20 年來,整個景德鎮市的產業結構和布局發生了變化, 引入了汽車、家電、化纖、飛機等新的工業行業,重工業有很大的發展,輕工業逐漸衰退,陶 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