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綜合體起源及發展現狀 一、城市綜合體簡介 (一)定義 城市綜合體, 又名 HOPSCA (酒店+辦公樓+生態公園+購物+會所+高尚住宅) 。 “城市綜合體”是將城市中的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 娛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間的各項功能以上進行組合, 并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 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復雜而又統一的綜 合體,并將這些功能空間進行優化組合,存于一個有機系統中。 大型城市綜合體適合經濟發達的大都會和經濟發達城市, 在功能選擇上要根 據城市經濟特點有所側重,一般來說,酒店功能或者寫字樓跟購物中心功能是最 基本的組合。 (二)特征 1. 規模
2、大。 城市綜合體項目是站在城市運營的角度進行的綜合開發, 充分滿足內部需求, 與周邊環境形成互補性支持,因此其規模通常在 50100 萬平米。 2. 功能性強。 通常城市綜合體都包括大型商業中心、五星級酒店、寫字樓及大型公寓,幾 個功能互相支持形成整體態勢。如酒店、公寓、商場為寫字樓的良性發展提供了 硬件配套、形象和人氣的保障,寫字樓則為酒店、公寓及商場提供了客源。城市 綜合體的產生是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 在這個階段, 城市信息、 資金、 商務溝通為主題的現代服務功能占有重要位置。商業、商務、活動日益活躍,信 息交換頻繁,各類功能的疊加和復合成為必然的趨勢。城市經濟的需求,必然要 求
3、與之相匹配的滿足城市經濟需要的建筑,城市綜合體便應運而生。 3. 商圈核心位置,外部交通優勢明顯。 城市綜合體是城市運營發展的必然產物, 因此周邊的環境必須對它形成有力 的支持, 便利的交通設施來保證綜合體與城市保持密切的聯系, 為綜合體的零售、 辦公、居住出行、商務活動、提供四通八達的交通組織。 4. 內部交通組織自成體系。 城市綜合提通常通過地下層、地下夾層、天橋層的有機規劃,將建筑群體的 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間貫穿起來,同時又與城市街道、地鐵、停車場、市 內交通等設施以及建筑內部的交通系統有機聯系,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樹型” (Access Tree)體系。這種交通系統形態打破了傳統街道單一層面的概念,形 成豐富多變的街道空間。 5. 絕對區域地標、城市代表。 (三)分類 大型城市綜合體是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必然要求, 根據特點可以劃分為: 城市 CBD 中心的城市綜合體,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