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總價合同 固定總價合同是目前建筑市場常見的一種施工承包合同形式。近幾年來,由 于建材價格波動很大,固定總價合同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由此帶來的工程造價 爭議隨之大幅上升。為了使承發包雙方對固定總價合同的性質、風險有更深的認 識, 在今后簽訂這類承包合同時盡可能將風險范圍估計充分并合理分擔,避免糾 紛再次發生,本文作者結合實踐,固定總價合同的特點、風險、爭議類型作了深 入的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供承發包雙方參考。 一、固定總價合同的的性質、特點及風險 固定總價合同,俗稱“閉口合同” 、 “包死合同” 。所謂“固定” ,是指這種價 款一經約定,除業主增減工程量和設計變更外,一律不調整。所謂“總價”
2、 ,是 指完成合同約定范圍內工程量以及為完成該工程量而實施的全部工作的總價款。 固定總價合同在目前的建筑市場上頗受青睞, 特別是外資企業業主更是普遍 采用這類合同。這是因為這類合同與固定單價合同、按實結算合同、成本加酬金 合同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更能保護業主的利益。 固定總價合同有如下特點: 1、工程造價易于結算。 由于總價固定,因此只要業主(發包方)不改變合同施工內容,合同約定的 價款就是承發包雙方最終的結算價款。對于業主來說,這樣的價款確定形式可以 節省大量的計量、核價工作,從而能集中精力抓好工程進度和施工質量。 2、量與價的風險主要由承包商承擔。 對承包商而言,固定總價合同一經簽訂,承包
3、商首先要承擔的是價格風險。 這里投標時的詢價失誤、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價格上漲風險均由自己承擔,業主不 會給予補償。 其次,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風險。在固定總價合同中,業主往往只提供施工圖 紙和說明,承包商在報價時要自己計算工程量,再根據申報的綜合單價,得出合 同總價。即便業主提供工程量清單,也僅僅是承包商投標報價的參考,業主往往 聲明不對工程量的計算錯誤負責。這樣,承包商還要承擔工程量漏算、錯算的風 險。 招標實踐中,業主給予的投標時間往往比較短,承包商來不及根據施工圖精 確計算工程量,只能憑經驗結合圖紙作估算,漏算、錯算幾乎難以避免,只不過 漏算、錯算的數額有大有小罷了。 對于業主而言,通過招標、議標選擇的承包商,其中標價的利潤空間已經大 大壓縮,業主高價獲取工程的的風險幾乎不存在。但是,材料市場不會永遠只漲 不跌, 因此簽訂固定總價合同對業主同樣具有一定的風險,只是基于業主在工程 合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