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流地產規劃設計分析物流地產規劃設計分析 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從起步開始就具有強烈的“中國特色”, 其中最具爭議也是最具“熱點效應”的話題之一就是“物流園區” 的建設。由于世界各地經濟發達國家均為純市場經濟國家,因此物 流業發展完全遵循市場供需均衡發展規律,經過漫長的市場磨合發 展,形成了“企業物流”與“物流企業”這樣一組簡單明了的供需 關系,并且已融入供應鏈中。 在中國,一方面因為物流需求不夠旺盛,物流供應能力不強水 平不高,物流市場供需適應度與發達國家(地區)的差距十分明 顯;另一方面,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期,市場自身發 展力較弱,政府調控推進力較強。 在此情況下,全國各地政府紛
2、紛規劃建設物流園區、中心等大 規模物流節點(部分地區定義為物流產業集聚區),并引起必要性 的爭議和能否成功的疑問。 一、我國物流園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我國物流園區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國內大多數物流園區開發遭遇著“雷聲大、雨點小”的困 惑和尷尬。這些倉促上馬、占用大片規劃用地、動輒十數億乃至上 百億元投資的物流園區項目是否經過了詳細的調研和考察?這里面 有多少是政府的“形象工程”?是否產生了預期的經濟和社會效 益? 究其原因,很多物流園區先做控規、再招商。工程控制性規劃 更多的是從工程可行性和技術角度給出園區的土地控制、功能區 域、建筑指標等數據,而忽略了園區的市場和客戶需求。市場需求
3、是任何物流園區成長的關鍵和根本,忽略了市場需求,直接導致物 流園區招商引資效率和效果不佳。 二、現代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的必要性二、現代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的必要性 1.物流園區的定義 根據國內外發展的情況,物流園區可定義為形成社會化規模化 的物流業集聚地區。應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1 主要提供社會化公共物流服務; 2) 眾多物流企業集聚; 3) 完善的綜合物流功能; 4) 較高的物流服務水平; 5) 較強的物流集聚效應; 6) 較明顯的物流產業規模。 國家標準術語(2006 版)中物流園區的定義則是: 為了實現物流設施集約化和物流運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 流設施空間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邊等區域、集中建設的物 流設施群與眾多物流業者在地域上的物流集結地。 2.物流園區的分類 我國物流園區宜分為: 1) 交通服務型:又可分為空港物流園區、海港物流園區、路港 (陸上交通運輸樞紐)物流園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