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專題 -從物質更新走向社區發展2019.4.15.pdf
-
資源ID:136069
資源大小:16.17MB
全文頁數:92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老舊小區改造專題 -從物質更新走向社區發展2019.4.15.pdf
1、老舊小區改造路徑探索 從物質更新走向社區發展 2019.4.15 一 老舊小區改造的發展背景 二 老舊小區改造與社區發展 三 新時代老舊小區改造思考 一 老舊小區改造的發展背景 二 老舊小區改造與社區發展 三 新時代老舊小區改造思考 一 老舊小區改造的發展背景1 整體發展趨勢 從改造到再生、從物質到社會、從單一到多元 舊城改造(Urban Rebuilding/Reconstructiong) 舊城更新(Urban Renewal) 舊城再生(Urban Regeneration) 第二次大戰之后,為了改善戰后城市面貌和解決住房危機,舊城問題逐步引起人們重視。1958年8月在 荷蘭海牙早考了第
2、一屆關于舊城改造問題的國際研討會,提出:舊城改造是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在 城市老化地區實施的有計劃的城市改造建設,包括再開發、修復、保護三個方面的內容。 經過多年國內外城市規劃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探討,已基本達成共識,舊城更新更能體現經濟、社會和 文化多目標價值追求理念和未來發展方向。舊城不帶有貶義,其含義不僅限于物質實體環境,也包括 附著在物質環境中的社會、經濟、文化等非物質環境。這里所說的更新,主要以社會視角來看,采用 更新改建、整治和保護等多種方法,從改善舊城物質環境著手,但物質更新只是達成目標的過程與手 段之一,最終實現舊城社區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再生的概念在國外主要是上世紀90年代后開始
3、,更新的概念強調以新的替代舊的,而再生的概念來源 于生物學,是指組織喪失或受損之后的重新生長,或指系統恢復到其最初的狀態。再生并沒有以新代 舊的含義,舊城再生是指為解決舊城問題,尋求舊城經濟、物質、社會和環境條件的持續改善,而制 定的綜合而整體的構想及舉措。 從改造到再生、從物質到社會、從單一到多元 關注主題變化 理論基礎差異 從舊城改造到舊城再生,反映了舊城復興的關注主題的變化。舊城改造中基本是“見物不見人”,城 市更新主要關注舊城空間結構形態的更新,雖然也關注社會結構形態,但城市更新理論缺少對城市社 會結構形態演變機制的關注,對空間與社會結構形態的互動關系缺少深層次的認識,顯現為側重于城 市形態設計領域。城市再生雖然也包含了物質環境發展的內容,但物質環境發展不是城市再生的終極 目標,它必須為“人的發展”服務,城市再生包含了城市物質空間、經濟功能和社會機能的再生。 與城市更新不同,城市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