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管理中的企業管理中的“方方”與與“圓圓” 發布時間:2010 年 5 月 20 日 20 時 56 分 上海御時獵頭 溫杰克 在管理中,主管常常會有不同的風格,有的主張“外圓內方”,有的主 張“外方內圓”,有時候大家爭論不休,各據己見。但是,到底誰做的 對,各自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好像沒有太多人的關注這個問題。有句俗 話說: “殺豬殺屁股, 各有各的門道”, 意思是說大家各有自己的方法, 只要能解決問題就行。當然,方法是為目的服務的,在目的已定的情況 下,可以靈活掌握的就是選擇適當的方法。無論是“外圓內方”還是 “外方內圓”,對要解決的問題切實有效,才是最關鍵的。 “外圓內方”與“外方內圓”
2、實質上講的都是方法與原則的問題。 “外 圓內方”是說處理問題的方法要柔軟、溫和、易受、靈活,內心依據的 原則要公平公正、嚴格無私;“外方內圓”說的是處理問題,方法上要 公平公正,嚴格無私、賞罰分明,內心要充滿人性的關懷、寬容,要圓 融。 采用這兩種方法都有特定的人性假設。其一,“外圓內方”的人性假設 是“性善論”,我國古代孟老夫子提出的人性假定。人是主動的、積極 的,是愿意提高的,是可以被激勵的,人在被尊重的情況下,可以具有 更大的上進動力,也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常用到的 Y 理論所持的觀點。其 二, “外方內圓”的人性假設是“性惡論”, 先賢荀子一直持這種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人是好逸惡勞的,人是
3、逃避責任的,人總期望以最小的投 入搏取最大的回報。這種人性假設在西方的管理學中被稱為 X 理論。現 實生活工作中,如果我們注意觀察,會發現人的身上其實同時具備這兩 種看矛盾的特點,無論是 X 理論還是 Y 理論,都會在人身上找到他們的 佐證。于是有人提出了 Z 理論,認為人是同時具備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 另一面,所以管理中應該鼓勵積極的一面,壓制消極的一面。從上面的 人性假設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性非常復雜,單純的某種方法只能對治一 部分情況,綜合運用才能解決更大范圍的問題。 “外圓內方”在日常的管理中應該常常被用到,在處理員工關系、上下 級關系時非常有用, 它比較注重采用靈活的方法, 通過友善的溝通交流、 積極協助支持,來達成管理的目標。比如和同級人員進行協作時,我們 沒有權力可以發出指令,也不能使用要挾的方法,只能通過建立良好的 協作關系,在平時多注意進行溝通,多給予支持協助,在自己需要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