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區商業的開發與經營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上海商業在網點規模、商業業態、經營品 種、服務方式等方 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作為上海整個商業一個層面的居住區商業, 隨著住宅建設、分配、運作機 制的市場化,原來單純作為住宅配套 建設的居住區商業在市場杠桿的作用下也有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 社區商業稱 謂的出現擴大了居住區商業的內涵和外延,在一定程度 上適應了城市建設與市民居住環境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滿足 和促進 了居民的綜合消費,方便了居民的生活。2001 年市政府提出了“把 發展社區商業作為一個戰略重點”的發展 目標,進一步推進了社區 商業的建設。 一、社區商業
2、的含義 “Community”這一概念是有法國社會學家卡.滕尼斯于己于 1882 年首先提出,并運用于社會學領域。1938 年費 孝通先生對應創制 了“社區”,其基本含義是指:一定區域內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 成員歸屬感的人群所組成的 相對獨立的社會共同體。從寬泛的意義 講,社區有 5 個要素構成:地域、人口、區位、結構和社會心理。 在我國, 城市社區大體相當于街道的地理轄區范圍。 社區商業是指以地域內和周邊居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商業形 態。是以一定地域的居住區為載體,以便民、利民 為宗旨,以提高 居民生活質量、滿足居民綜合消費為目標,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商 品和服務的屬地型商業。這一商 業形態是
3、城市商業的基礎,它的服 務人口一般在 5 萬人以下,服務半徑一般在 2 公里以內。由于這一 商業的屬性決定 了它的總規模一般應控制在 3 萬平米左右,商業業 態的設置也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社區商業和居住區商業的異同 一般提及社區商業和居住區商業時將兩者等同起來,目前也有 些提法將規劃分類中區域商業的這一層面也包含 在內。 但根據居住區商業從屬性的特點,依據住宅區區的規模和商業 服務人口的大小,從規劃的角度在理論上將居住 區商業分成居住 區、居住小區、街坊三個層面:居住區商業服務人口規模一般在 50000 人左右,居住小區商業服務 人口規模一般在 25000 人左右, 街坊商業服務人口規模一般在 4000 人左右。由于服務人口規模的不 同,商業業態的 設置也有較大的差異。 三、社區商業的主要布局類型和建筑形態 目前國內外社區商業的布局和形態大致有:按與住宅建筑的關 系可分為獨立單體和與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