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區紅梅杏種植科技化示范園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3頁).doc
-
資源ID:136484
資源大小:34.50KB
全文頁數:1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固原市原州區紅梅杏種植科技化示范園區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13頁).doc
1、第一章第一章 總論總論 1.1 項目提要 1.1.1 項目名稱:固原市原州區紅梅杏種植科技化示范園區 建設項目 1.1.2 建設單位:固原市原州區林業局 1.1.3 主管部門: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局 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局 1.1.4 項目性質:新建 1.1.5 建設目標及宗旨: 建設目標:通過推廣紅梅杏抗旱、抗寒、豐產標準化栽植 技術,應用節水灌溉設施化林業生產和管理手段,建立建成干旱 黃土丘陵區生態及經濟效益顯著的高科技、高效益經果林經濟 模式。 建設宗旨:項目建設遵循為生態環境建設和林業產業化服 務的宗旨,在緊緊圍繞盡快恢復生態平衡這一中心目標的前提 下,統籌兼顧,努力實現生態、社會、經濟的
2、全面發展,盡可 能發展適合林業產業化的高科技、高效益的林業經濟項目。 1.1.6 建設地點: 項目區擬建在固原市原州區西大路兩側的彭堡鄉申莊村、 頭營鎮大疙瘩村。 1.1.7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在原州區彭堡鄉、頭營鎮推廣以紅梅杏種植為主的抗旱、 抗寒標準化栽植技術和節水灌溉設施化管理模式,建設規模 3000 畝。 1.1.9 項目建設期限及進度:2004 年完成。 1.1.10 項目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估算項目總投資 112 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 50 萬元,農民 自籌 62 萬元。 第二章第二章 建設條件及可行性分析建設條件及可行性分析 2.1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為了加快全面建設小康
3、社會步伐,原州區在深入調研論證 的基礎上,按照“優化布局、突出特色,分類指導,重點突出” 的原則,確定在頭營、彭堡等鄉鎮推廣以特色小雜果項目,最 大限度的發揮經果林標準化生產模式和技術體系的科技貢獻 率。紅梅杏種植科技示范項目的推廣,對推進項目區乃至原州 區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1 是全面增強我區林業經濟發展實力的需要 2002 年項目區人均有糧 200 公斤,比全區平均水平低 100 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 827 元,比全區平均水平低 200 元。究 其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制約,農民觀念陳舊,思想 不解放,科技文化素質低,加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緩慢,以糧 為主的種植業長期處于主導地位,農業生產方式粗放,抗御自 然災害能力弱。通過紅梅杏種植科技示范項目的推廣,可加快 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培育支柱產業,發揮資源優勢,揚長避 短,實現生態環境的好轉和經濟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