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園區域垃圾分類可行性調查研究(14頁).doc
-
資源ID:136571
資源大小:431KB
全文頁數:13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學校園區域垃圾分類可行性調查研究(14頁).doc
1、 北京市大學校園區域垃圾分類可行性調查研究北京市大學校園區域垃圾分類可行性調查研究 以北京十所具有代表性大學為例以北京十所具有代表性大學為例 一、調研背景一、調研背景 1957 年十月十二日的北京日報醒目地登載著這樣一則報導: “本市城區就要全面實 行垃圾分類收集的辦法。目前,西城區和西單區已經全面實行了這一辦法,崇文區已經進行 垃圾分類的試點,就要在全區推行。前門區、東四區在本月進行試點,在本月內或明年初在 全區推廣。各區在推行垃圾分類收集辦法或進行試點的時候,都注意了宣傳教育工作。他們 利用組織展覽會、參觀、給街道積極分子講課、印發宣傳提綱和開群眾片會等辦法,向群眾 深入地講清推行垃圾分類
2、收集的好處。 由于群眾認識到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對工農業建設和改 善環境衛生都有好處的事情,都積極支持。在實行垃圾分類的辦法之后,群眾創造了許多管 理垃圾站的辦法。西單區北鬧市口有一個居民叫朱玉山,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對推行垃圾收 集工作很熱心。從五月間開始這項工作已來,他每天晚上都在群眾抬出垃圾箱的時候,逐箱 看,發現誰家的垃圾沒有分清,就去向人家講解。通過推行垃圾分類收集的辦法,很多地區 消除了亂往地上倒垃圾的現象。根據調查,在實行垃圾分類收集的地區里,絕大部分居民都 能按要求倒垃圾。西四區 99%的住戶能經常保持把垃圾分清。 ” 這篇北京日報還介紹說,當時的垃圾被分成三類,一、破布頭、爛銅鐵、
3、玻璃和 書報全部回收再生;二、煤渣、破碗盆用來制磚鋪路;三、菜根菜葉、雞腸魚肚、蛋殼雞毛 及落葉雜草漚成了成本低、肥效高的好肥料。垃圾分類收集后大大減少了蠅蛆的孽生,改善 了環境衛生。 七十年代中期,受到垃圾問題困擾的西方國家人士在中國發現了垃圾分類回收、變廢 為寶的辦法, 對此給予很高的評價, 認為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成功地解決了垃圾問題的國家。 1996 年 8 月,垃圾分類回收隨著訪問學者廖曉義女士從美國帶回了中國,在廖女 士領導的民間環保組織(NGO)倡導下,全國婦聯辦公樓、北京西城區大乘巷家委會及如“山 諾會”等大學環保社團和中小學等開始了自發性的垃圾分類回收工作。1996 年 12 月 15 日, 北京西城區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間組織地球村的幫助下, 從這天起開始垃圾分類。 最初的分類 垃圾桶是家委會成員用省下的年終獎購置的。 分類后的垃圾由家委會聯系的小販和企業來清 運。日復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