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商業業態分類及面積占比 廣場步行街的商業業態分為服裝服飾、餐 飲、生活配套服務三類。 三個業態的面積占比大致為:餐飲面積占 比 40%-60%;服裝服飾面積占 比 20% 30%;生活配套服務面積占比 20%-25%。 二、商業業態規劃的基本標示方法 在制作和商業業態規劃布局圖時,用藍色 表示餐飲業態;用黃色表示服 裝服飾業態 ;用紅色表示生活配套服務業態。 用小方圖形標示商鋪內廚房預留點位;用 小圓圈圖形標示商鋪內預留上 下水點位; 用小三角形標示商鋪內預留衛生間點位。 三、基本建筑結構 根據集團規劃研究院的常規規劃設計, 第三代的廣場步行街一般分為三 層。總建 筑面積在 2 萬至 5
2、萬平方米,套內租賃面積 在 1 萬至 2.5 萬平方米。 四、各樓層的基本商業定位及規劃 一層規劃為:品牌服裝服飾旗艦店、連鎖知 名餐飲、生活配套服務(銀 行、藥店、數碼 產品等); 二層規劃為:個性特色服裝服飾、休閑餐飲、 生活配套服務(家居用品、 兒童用品、美容 美發、兒童早教等); 三層規劃為:中式正餐、西式快餐、地方特 色餐飲、風味小吃、休閑水 吧等。 五、商業業態規劃的基本原則 1、統一性原則:根據消費者的不同購買能力和消費習慣,在同一個層, 品牌檔次或面對的消費群應保持統一的定位。 2、遞減原則:從低樓層到高樓層,商品檔次和定位從高向低逐級遞減。 3、租金原則:從低樓層到高樓層,業
3、態上從承擔租金能力較高的零售 業 態向承擔租金能力較低的生活配套服務和餐飲業態轉變。 4、 關聯性原則: 要考慮業態與業態之間的相互關聯性, 使客流形成互 動, 達到共享的目的。 六、商業業態規劃的特殊技巧 1、為帶動二層的人流和經營,一層的服裝服 飾旗艦店及國際知名鎖劃餐 飲可采取一拖 二的形式規化布局,形成一、二層的互動 。 2、步行街二、三層的端頭位置一般會成為死 角區域。因此,在規劃時應 以中型知名餐 飲或目的性消費很強的品牌店為主。 3、步行街中廳處是步行街形象展示的重要區 域,應規劃為知名服裝品牌 店或咖啡等休 閑餐飲為主。 七、業態規劃注意要點 1、考慮到商家的持續經營能力問題,珠寶、 男正裝、兒童、家居、內衣 等小業種在布 局時,應有多個品牌集合,形成消費環境 。否則必須是品牌知名 度高或商品特色突 出的品牌店。 2、建筑規模在 2 萬平方米以下的步行街里, 咖啡、中式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