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地產在旅游地產在中國發展狀況總結中國發展狀況總結 目前,我國旅游房地產業已初現端倪,北京、上海、大連、青島、海南、廣東、福 建、深圳等地已開工的旅游房地產項目達到近百個,以高爾夫、山地、滑雪、沖浪、野外 運動為主題的休閑度假住宅、別墅、酒店已超過100家。 根據旅游中心定位的中國城市分析,旅游地產的空間分布也大致根據旅游中心定位的中國城市分析,旅游地產的空間分布也大致分為分為4 4種。種。 第一,四座城市,三角格局。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是中國旅游中心排名最高的城 市,代表了中國三大經濟核心區域。其中,上海和北京在旅游基礎設施和綜合基礎設施方 面都排名前兩位,北京的自然風景排名首位,而廣州
2、則在旅游產業基礎上領先,深圳在人 文國際化和綜合開放優勢上排名第一。由此,上海和北京的旅游地產大多是旅游商業結合 的地產形式,或者是城郊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畔地產,而廣州和深圳則以主題社區為主,偏 向于國際化,這類城市的旅游地產投資大,旅游開發投入較高,目前只有大集團才有能力 進行開發。 第二,中等城市旅游地產星羅密布。天津、南京、杭州、桂林、廈門、大連、青島、 蘇州、成都、重慶等城市在旅游中心城市排名中處于第二集團,這些城市大多是穩定的區 域旅游中心,一些專門旅游城市如大連、青島、杭州等已演化成綜合型旅游中心城市。在 這些城市進行旅游地產的開發投資相對較小,可利用的自然風景資源優勢較強,是目前旅
3、 游地產開發的重點地區。 第三,發展中城市通過旅游地產尋找新契機。沈陽、西安、泉州、溫州、中山、煙臺 等城市在旅游中心城市排名中處于第三集團,這些城市旅游綜合基礎一般,但都有個別突 出優勢,如沈陽、西安的旅游市場大,中山的開放程度高,煙臺的政府重視度高。這些城 市的旅游地產開發要依托各城市的旅游特色,開發類型可選擇度較低,然而也有投資小, 擴展空間大等優勢,是不少開發商尋找新契機的不二選擇。 第四,潛在的旅游地產開發空間。常州、紹興、合肥、南昌、長沙、嘉興等其他城市 在旅游中心城市排名中位于第四集團,這些城市旅游特色不突出,自然風景資源也不夠獨 特。然而,近段時間以來中國的城市對于旅游發展都寄予了較高的期望,投入大量資金, 這些暫時處于落后的城市也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一些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可以在這些城市 進行小規模的旅游地產開發,不僅提升城市的旅游形象,也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一、北京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