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aterscape 水景設計 煜炫 百彤文化 主編 Design 003 休閑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寄情山水則是最理想的休閑方式。人們喜歡從自然山水間尋求 心神的自由和美感的享受,而園林則拉近了現實生活中人與自然的距離。園林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它是人們對自然精華的一種提煉。 “水”是人類千百年來造園活動中永恒的元素,也是文明與靈性的象征。水是人類的生命 之源,人們擇水而居。歷史上著名的城市都因濱水而繁榮,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也都與河 流息息相關,總有母親河哺育著一方兒女。因此,水的靈動、偉大與神秘,使人們對其 賦予了超乎自然的精神意義。人們在園林中親水、賞水,不僅可以得到感官的愉悅,而 且能夠獲得
2、精神的滌蕩。人們暢游于園林之中,身體得到徹底的放松,而園林水景所體 現的水文化水的智性、德性、靈性與神性,則使人們的心靈得到愉悅和享受,也使 這種休閑方式在文化層面上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華文化最燦爛的瑰寶之一,也是休閑文化的重要載體。它與哲學、 文學、美學、藝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我國古代皇家園林在理水過程中就有許多反 映神仙思想的例子。如西漢建章宮中的太液池,漢武帝在建章宮的西北開鑿大池,名 太液,“太液者,言其津潤所及廣也”,池中堆筑有三個島嶼,象征東海的瀛洲、蓬萊、 方丈三仙山(周維權,1990)。相比之下,明清時期的文人雅客們則更注重對水的形 態與性格的追求,以此來表達
3、志向,尤其在文人園中,更是以水比德,托物言志,在造 園理水中盡顯水的智、仁、靈、柔。所謂智者樂水就是把水當成陶冶情操之物,聽水聲 叮咚,觀魚荷玲瓏,極富詩情畫意。 在古希臘,溫和的氣候條件加上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適宜進行戶外理水活動。公元前 5 世紀,隨著古希臘文化的發展,出現了歐洲系統理水工程,并推動了此后幾千年水景 工程的發展。自然科學的發展增強了西方人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理性思維極大影響 了文學、藝術等各個文化領域,建筑水平也得到空前進步,并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他領域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理水方面,他們認為水景除了可供觀賞之外,還有著實際的生產、 生活用途,比如農業灌溉等,而恢弘的水景工程也從側面體現了當時精湛的工程技術, 以及改造自然的能力。 在古希臘的宮苑、庭園中也曾存在相當規模的噴水池,它們集實用、裝飾和宗教為一體。 在亞歷山大統治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城邦,它們具有完善的壓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