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藍山推廣策略研究 推山倒海 是時候告別海岸了 青島需要一個貝肯山 青島多了一座山 生活的深處 貝肯不在,山依然。 貝肯的文化與山的資源推倒“海”是可以信賴的 在失掉貝肯的概念后,山需要扛起這樣挑戰 之前是2V1現在是1V1,難度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 失去貝肯的聲音還是有著很多的賣點 山體公園 新古典主義 藍山名流會 21萬平方米 空間感 綠樹紅墻 高大的喬木 從長計議不代表重新來過 在山與海的博弈間,絕不是單個的賣點能夠決定的 起點依然很重要,格局不能丟。 山應以一種華麗的姿態對海下挑戰書 山的 四 步 曲 壹 打擊樂 3 月 初 到 4 月 中 這是一場海的演唱會, 越靠近前排的門票就越貴,
2、越搶手 這出戲,海,唱了很多年 位置上,我們看不到,更聽不到 客觀的說屬于門訂的外面 想賣出這樣的“票”,而且是想賣一個好價錢 說起來想個笑話。 脫離海的價值體系就意味著風險 至今為止 在青島沒有一塊靠海的土地儲備這是客觀現實 對于本項目而言,推山倒海是必須的方向選擇 自己搭臺唱戲才能贏得更多的觀眾 2010年的兩場大戲,海與島一出,山與城一出。 兩者票房的高低,在于各自的節目內容上。 干擾“海票房”的兩個關鍵:壹城市方向,貳生活方 式 壹城市方向:格局間的博弈 海,是青島的自信心。 奧帆中心、五四廣場、香港中路、八大關等 這是他們引以為豪向外地人介紹的青島 海岸是很精彩,但同樣它是一把雙刃劍
3、 精彩了自己,也傷到了自己 有人說,從海邊往里走, 可以走過青島的幾個年代。 落后與新潮近在咫尺,但又相隔遙遠。 城市需要的不僅僅是激情、力量,更多的是需要思考 DOMUS 五四廣場和棧橋是可以吸引很多游客, 但我們能住在那么? 在海邊是可以拾到很多貝殼, 我相信在一個漁村可以拾到更多。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對于青島這樣的形容 “一塊鑲著金邊的抹布”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言蔽之。 一個沒有縱深腹地的城市難以稱其偉大! 海岸線不是青島的生命線,是時候向海岸告別了! 縱觀所有在青島的地產商們, 無論本地還是外來無一敢對海說“不”字 今天的需要牽起這樣的頭 這是一個尖銳的話題,同樣也是城市方向的命題 沒有人比更適合拋出這樣的聲音 揭露以往,從而將城市指向正確的道路 沒有點勇氣、實力與信心怎能調轉城市的方向 新都心的運籌帷幄, 30萬方的市中心商業撬動, 嶗山地塊200多萬方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