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 03 05 07 11 15 21 25 51 53 1 阿那亞小鎮綜述Part 為更好的日常 梁實秋說,“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閑暇。”去享受生活,享受空間,享受 日常。海邊的阿那亞小鎮是這樣一個地方,美好的街巷、廣場和市集,親切的鄰 居,這里的最高理想是,人人能有更好的日常。 日常是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嗎?日常意味著經驗、習俗和雜談嗎?建筑師董功設 計了阿那亞的孤獨圖書館和禮堂,他設計的海邊咖啡館正在建造中。相比于前兩 者,咖啡館是一個更接近于日常的建筑,在它從圖紙變成實體的過程中,董功有 了這樣的思考:“日常”并不是要放到“神性”或者“崇高”的對立面,圖書館難道不 是日常建筑嗎?
2、不能隨意就把日常和蠅營狗茍、小肚雞腸這些事情聯系在一起。 借用哲學家阿倫特對于日常的定義: 生活的日常應該也必須由三種形態構成:物質生活,公共生活,以及精神生活。 好的生活是對庸常與瑣碎的反叛,是對往復、平淡的抗爭。而好的建筑能夠激活 人的逐善愛美之心,能夠點亮更美好的日常。這樣的建筑,沒有矯揉造作的形 態,也沒有主宰生活的欲念,它們總是借以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來使生活的日 常具有升華成詩意的可能。 我們所度過的每一個平凡的日常,都是連續發生的奇跡。我們相信,更美的人 生,從每一個更好的日常開始,來自于每一個當下的美和善,來自于人群、天 空、顏色、紋理、材質、味道,更來自于自己。 “幸遇三杯酒
3、美,況逢一朵花新。”“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這都是好的日 常。 阿那亞小鎮正在構建這樣的一個小世界,為更好的日常,這是阿那亞的使命,在 每一個當下,面向美好的未來。 03 / 04 序:為更好的日常。 05 / 06 1 阿那亞小鎮綜述Part 這是建筑師彼得卒姆托寫在筆記里的一段話,記錄了他在廣場之中的一段閑暇 時光,認真體驗周圍的一切,他覺得自己被打動了。隨后,他做了一個實驗,在 心里,把廣場拿掉,他發現,如果沒有廣場的氛圍,他的感受就變得不一樣了。 建筑的氛圍是如此奇妙。白墻、小巷、鮮花餐廳、電影院,阿那亞小鎮的氛圍是 恬靜而有生機的,如果你在小鎮,找一個舒服的角落坐下,也會感受到這樣的氛 圍。它存在于周圍的一切,空間、顏色、聲響、材質、線條,也存在于細節之 中。在建筑的氛圍里,去欣賞每一處空間的質感,白墻是純粹、素凈、輕盈的, 有江南民居的意蘊。 “在我身后是咖啡館的墻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