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98藝術區 舊廠房改造案例分析 時代的訴說 在北京的東北角,有一個以上個世紀50年代建成的工廠命名的藝術區,這就是798藝 術區。 2001年的秋天,一個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輕輕地推開吱呀的大門,他成為第一 個利用其現有空間的藝術家。由于原有廠房的建筑特點,其高大的空間、自然的采光、 原始的情趣,非常適合于藝術創作、加工,當然,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租金僅僅是一 天幾毛錢。一個人留在了這里,開始建造自己的藝術工作室。 2003年春天,“再造798”、“藍天不設防”、“中德當代藝術展”,798完成了公眾 視野內的首秀。秀沒有造成全民藝術的效果,但是進入了人大代表的眼球,那一年, 有人呼吁,7
2、98別拆。 2006年冬天,幾個藝術家在這里上演了血腥的一幕,都是80后的小年輕,卻硬是和鉤 子過不去,那時候,有點癲狂。 現今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并已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 標。 成長 此區域西起酒仙橋路,東 至京包鐵路、北起酒仙橋 北路,南至將臺路,面積 60多萬平方米。 地理位置 圖底分析 SOHO式藝術聚落 和 LOFT生活方式 城市近代舊工業廠房建筑既具有建筑主體結構堅固、空間高大靈活、建筑體量大、 拆除或新建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大的特點,又具有實用的設計理念和工業美學價值特 點,因而它的轉變和重生對城市也將有著重要的影響。 LOFT 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 中的
3、解釋為:“房屋中的上部空 間或工、商業建筑內無隔斷的較 大空間”。 SOHO源于美國紐約蘇荷 矛盾性與復雜性 重視藝術家的生存空間? 加強老工業基地的保護力度? 如何對待藝術區? 城市新舊建筑如何融合? 如何對待現有老工業遺產? 來訪者調查 來訪者的月均收入4050.34元,屬于我國中等和中高等收入的 范圍內, ,大大超過來北京旅游的國內旅游者的平均水平。 來訪者調查 來訪者大多是受過良好文化教育的人,其文化水平高于社會平均值。 說明文化水平較高的人士更喜歡舊廠房改建后的建筑。 來訪者調查 來訪者以年輕人為主, 平均年齡不到30歲(29.5歲). 說明舊廠房改建比較吸引年輕人。 798與包豪斯 由原民主德國援建的,1954 年秋開始動工,1957 年10 月建成。 當年邀請了50 多位德國專家進行建筑設計,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藝和包豪斯 設計理念。 一本中國工業建筑的歷 史教科書。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