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貨”的邏輯:直播電商產業鏈研究報告 EO Intelligence 前言 2020年直播電商“更上一層樓”。在疫情影響下,網紅、明星、縣長、企業家紛紛走進直播間公益帶貨、扶貧帶貨、企業直播帶貨 廣州、杭州、濟南等多地明確提出打造“電商直播之都”,搶占新經濟風口。商務部大數據監測顯示,今年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 場。同時隨著云直播等直播技術不斷成熟、直播電商政策紅利加速釋放、用戶直播購物消費體驗不斷提升,直播電商精細化產業鏈已初 步形成。 直播電商行業快速發展需要聚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和生態主體的優勢,形成合力。其中,主播作為“商品超級導購員”,線上與消費者 實時互動,受到市場普遍關注;直
2、播電商平臺作為流量聚集地與商品交易場,其直播布局與發展潛力也備受矚目。隨著行業發展逐漸走 向精細化、規范化,諸多產業鏈底層、后端To B服務,如供應鏈服務、數據營銷服務、直播電商綜合技術服務等對“人、貨、場”賦能 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目前市場在研究直播電商時均將關注點放在直播電商平臺、 MCN及KOL,缺乏對產業鏈其他新興重要主體角色及地位的梳理,難以客 觀呈現直播電商發展全貌、評估發展潛力。 基于此,億歐智庫主編,作為聯合編委,發布“帶貨”的邏輯:直播電商產業鏈研究報告,以產業鏈 視角切入,聚焦直播電商平臺渠道方、MCN及KOL、供應鏈服務商、數據營銷服務商以及直播電商綜合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3、五大主體, 探究不同主體在產業鏈中的角色分工、發展現狀、自身優勢、商業模式等,以期展現直播電商當前發展圖景及未來發展方向,供業內人 士參考。 2 EO Intelligence 報告主要內容導覽 3 EO Intelligence 目錄Content 4 Part 1 直播電商發展綜述 1.1 直播電商發展歷程 1.1.1 直播電商定義和特征 1.1.2 直播電商發展歷程 1.2 直播電商發展動力 1.2.1 科技:提升直播技術,給用戶帶來更好體驗 1.2.2 需求端:直播電商受到消費者喜愛 1.2.3 供給端:互聯網流量見頂,電商獲客成本增長 1.2.4 政策:引導直播電商規范化發展 1.3 直播電商發展現狀 1.3.1 直播電商市場規模 1.3.2 直播電商賦能傳統電商“人”的流量經濟 1.3.3 直播電商提升傳統電商“貨”的效率 1.3.4 直播電商提升傳統電商“場”的體驗性 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