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南湖城市設計方案生態專題研究 杭州市強降水致災風險空間分布圖 杭州市暴雨洪澇致災風險空間分布圖 基本判斷一:必須保障防洪安全 GENERAL JUDGEMENT 雨洪澇高風險地區,必須保障防洪安全。 規劃區處于強降水致災次高風險區和暴雨洪澇致災高風險區,南 湖常水位線5.18m,環湖堤壩高度在11m左右。 北湖滯洪區 2008年洪災炸堤 分洪 南湖滯洪區 中段滯洪 青山湖水庫 上游蓄洪 非常滯洪區 96年洪災炸堤分洪 西險大塘 南 苕 溪 東 苕 溪 SITE 西險大塘 (堤壩) 南湖堤壩線 10.5 m 南湖分洪閘 11. 3m 水位線: 5.18m 5.5m 11. 0m 7. 5 m
2、 9 m 10. 7m 8.0 m 10. 5m 4. 6 m 4. 5 m 5. 0 m 14. 5m 11. 0m 6.5 m 規劃區現狀周邊蓄滯洪分區規劃區現狀防洪設施 建議保障措施: 1.河道疏浚、聯通水系,提升過流能力 通過采用河道整治疏浚,提升河道防洪標準,提 升和加大南苕溪和東苕溪的過流疏洪能力。 2. 抬高建設用地地坪高程 將建設用地的地坪高程控制在10.0米以上,降低 用地的洪澇風險。 3.南湖進行擴容和清淤 對南湖的大小湖體進行清淤,并適當擴大湖體的 面積和深度,以增加湖體本身的調蓄空間。 4.設置高標準防洪堤和閘站設施 沿南苕溪和東苕溪、滯洪區周邊均設置200年一 遇防洪
3、堤,結合河道布置,在河道和南湖連接處設 置閘門和泵站。 5.湖濱帶區域打造多級濕地 通過多級生態濕地的打造,能有效增加南湖滯洪 區域的雨洪調蓄空間,并凈化入湖水體的水質。 生態空間格局圖 生態環境功能區劃圖 基本判斷二:生態安全是建設前提 生態敏感性分析 規劃是重要生態節點,多屬于生態高敏感區域 規劃區位于徑山-南湖北湖-西溪濕地生態帶和東苕溪生態軸的重要節點,周邊生態敏感性較高 GENERAL JUDGEMENT 規劃區地表徑流總量:1448m 20年一遇降雨徑流 基本判斷二:生態安全是建設前提 100年一遇降雨徑流 規劃區地表徑流總量:2175m 規劃區地表徑流總量:1988m 50年一遇降雨徑流 水生態安全格局 生物安全格局 綜合生態安全格局 流域內的溫場分布 規劃區內綜合生態低安全(高敏感)區主要位于環湖、西南片區及南部區域,需重點保護 GENERAL JUDGEMENT 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