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用一位大師曾經說過的話 商業最怕沒有想象力 老板們說 和空港沒有關系,和廣州也無關。 世界上的觀點多元而立,具體來說: 嘉華廣場的商業并不是地產化的產物。 端坐于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 對香港人來說,這條山脈的意義幾乎就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圖騰。 他見證了香港由一個 漁村到今天國際化大都市的艱辛歷程。 他:獅子山 50-60年代香港完成工業化基礎、60年代開始發展、70年代開 始起飛多少老一代的香港人身無分文,白手起家,發揮聰 明才智,歷盡千辛萬苦,創造了今天的輝煌業績,造就了獅子 山下的香港精神。 可以說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正是香港長盛不衰的力量之源,是香港十分寶貴 的精神財富,更是
2、嘉華集團64年創業史的城市映照。 嘉華集團,1955年創立 始至踐行香港精神,堪稱香港精神的形象縮影 創始人呂志和博士,務實、創新的營商作風 多年來享譽外界,也因此獲頒多個重要獎項 紫荊花開二十二載,正是在逆境中不斷團結奮斗、和衷共濟、守望相助中創 造奇跡,編寫傳奇故事,于此才鑄就了香港精神。這其中更有賴于每一位香 江兒女不竭的創造力。 香港精神:其變唯新 之于本案而言,在一線城市商業飽和論和電商的沖擊下,嘉華廣場的商 業進擊內地并沒有沿著舊地圖,而是在尋找新航道 中國新經濟變革之潮正進一步燎原 由“共享和分享”為代表的新經濟崛起, 將消費者的主權進一步提升,消費方式將更加靈活, 供求鏈條極大
3、縮短, 節省時間,情感黏性強,間接性增進國民福利。 縱深內地,整個時代新事物、新觀念頻出 嘉華要做的正是 傳承獅子山的城市精神,順應新經濟變革大潮, 領銜實體商業邁入6.0時代 借此基礎上構筑品牌大夢想 所謂商業6.0,從最早的集市交易到中國80年代現代商業的形成, 再到2000年后百貨大樓的出現拉開商業3.0的序幕。 隨后的商業4.0時代,形成以歐美為代表的SHOPPING MALL的典型商業, 到第五代商業開始追求以社區互動為第一需求。 百年商業,如今實體商業已步入6.0的全新進程。 商業6.0即是 商業與人、人與人、人與城市的精神互動 依蘇寧金融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居民消費升級報 告顯示:年輕群體和中產階級正成為本輪消費升級 的主力,人們不再過度關注品牌和炫耀式消費,而是 更加注身體驗,從強調物質消費漸漸轉變為強調“時 間”消費。 城市維新 集團求新 經濟更新 全民創新 這是廣州空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