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技術管理制度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加工指示書規定加工指示書規定 第一條 目的依產品別,將所有的工作流程、技術、時間、人力、機器以 及所需的規格和操作時所需注意事項一一列出,提供給各相關單位主管,作為訂 定操作標準的依據。 第二條 適用范圍供廠長辦公室、質管部門及現場管理員以上干部,作為 工作時依據,并明了產品的流程、特性,以易于控制產品的品質、成本及產量。 第三條 作業細則技術部門拿到客戶所給的樣品或本廠自己開發設計, 應 先繪制藍圖然后設計、試造,經過客戶的確認,然后寫成工程程序圖,當試產時 提供給生產管理部門安排時程表、人力、產能的預估及是否需要協力廠商等等; 提供給質量管理部門作 QC
2、工程圖,作為檢查標準依據。 第四條 結論工程程序圖,提供給生產管理、質量管理部門及現場作為大 量生產安排時程表和質量管理的檢驗標準,將來這一份資料還需反饋給技術部 門, 將所遺落欠缺的資料補足給技術部門,這樣才會成為一份真正內容豐富而且 正確的資料,以作為下一次的制造經驗,如果有牽涉到工程變更時,詳細情形請 看藍圖與工程變更修改管制綱要,按照程序,加以改變。 操作標準作業規定操作標準作業規定 目 的 第一條 依據加工指示書所做成的標準。 第二條 為了使操作者更加了解,如何操作機器才最安全,也最節省時間, 把工作流程的現狀,予以調查記錄,并利用分析技術,運用改造原則,以可行的 途徑,求得一種最合
3、理的工作方法。 運用范圍 第三條 本廠管理員以下的作業員,作為操作機器、儀器、模具及各類工具 的依據。 作業細則 第四條 作業分析通常包括操作分析、工作簡化、方法工程三種,其研究目 的在于減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驟,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適的方 法完成。動作分析可分為五大原則,27 條項目,介紹如下: (一)關于人體運動的原則 1使用雙手從事生產性工作。 2雙手同時開始及完成各種對稱工作。 3使手和手臂的移動作連續曲線的動作。 4工作應有節奏,使工作自動而圓滑。 5操作范圍內,盡量使移動距離最短,并用最低類別的動作。 6應盡量利用物體重量。 (二)關于工作場所的原則 1手和手臂的運動途徑應在正常工作區域內。 2必須用眼睛注意的工作,應保證有正常視野。 3工具和材料應置于固定位置。 4工作場所的高度應設計能供站立或坐著使用。 5工作區域應以少移動為原則。 6好的工作環境可以導致好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