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購物中心與 連鎖 品牌合作發展報告 3 前言 中國購物中心從 20 世紀 80 年代末期出現至今,經歷了由早期百貨升級帶動到開發商主導的快速 發展階段。特別是在近幾年,購物中心作為宏觀調控的“綠洲”取得了迅速膨脹,而消費群體特征 的演變和需求的提升也為此提供了一定空間。目前我國已有購物中心近 3500 家。縱觀全球,在 建購物中心面積最高的 20 個城市中,中國就占據了 13 席。然而,伴隨著高速的量上的擴張,購 物中心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的矛盾如同定位不清、同質化嚴重、效率不高等問題也開始顯現,并且 在零售行業整體低迷、網絡移動商務分流銷售以及消費者需求和消費方式發生快速轉變的情況下 逐漸
2、激化。購物中心正在主動或者被動的尋求轉型,在轉型中尋求生存尋求成長。 本報告綜合了行業宏觀數據,業內人士訪談,以及 331 份針對購物中心開發商、商戶以及消費者 的問卷調查,對于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分析,并以此作為基礎在主要三個方面探討了購物中 心轉型方向。 首先,網絡和移動銷售無疑已經重塑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進而正推動傳統零售商業模式的改變, 因此抓住先機布局網絡移動銷售并最終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成為企業的轉型方向。當然線上拓展 的最終目的是實現用戶流量的積累并最終變現,因而做大流量,增加客戶黏性尤為重要,而搭建 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開放性平臺成為必然手段。另外線上線下的融合將帶來大數據的沉淀,
3、運用 數據提升營銷以及品牌業態布局的精準性也應當受到重點關注。 其次,體驗式、特色化已成為購物中心進行差異化經營的主要突破點。購物中心獨有的特征就是 其體量大可以包容多種類型的休閑購物設施,能夠提供網絡銷售所無法提供的體驗從而對于電商 有著較強的抵御能力。但應當認識到,體驗式購物中心并不是簡單的加大餐飲和休閑娛樂比例, 而應當是消費群體特征出發,尋求自身功能與消費需求的契合,從而在整體建筑設計、內部硬件 設施和購物環境的規劃、業態組合的比例、配套的特色服務、相應的品牌引進等各方面打造獨具 特色的休閑場所,取得消費者的心理認同從而激發其消費行為。 其三,市中心外大規模新興住宅的形成、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中心商圈地段資源的稀缺推動了社 區型購物中心的興起。社區型購物中心的本質在于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因而應當強調親民概 念,根據不同服務社區的特點定位服務功能,與住宅區容為一體相互補充從而提高整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