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堰站基坑噴錨護壁施工組織方案【52頁】.doc
-
資源ID:197639
資源大小:3.08MB
全文頁數:5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紅花堰站基坑噴錨護壁施工組織方案【52頁】.doc
1、 - -1 1- -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況工程概況 1.1 車站位置及周圍環境車站位置及周圍環境 紅花堰站是一期工程起點站,位于火車北站以北的皂角樹地區,東邊為 皂角樹車輛段的規劃用地,北面有沙河及其綠化帶,西邊為空地及待拆遷的 房屋建筑,車站呈南北走向。站址范圍內為結合地鐵進行規劃調整區,場地 已拆遷,擬規劃建設成為高密度的物業開發區。根據現場踏勘,車站所處范 圍無城市道路,站址范圍內無影響施工的管線。 車站的有效站臺中心里程:YDK2+761.000。 1.2 基基坑規模坑規模 車站基坑全長261.5米, 車站底板埋深8.34米。 基坑寬度為24.5430.86 米。基坑呈條形,基坑安全
2、等級為二級。 1.3 工程地質條件工程地質條件 1.3.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本車站地處川西平原岷江級階地,為侵蝕堆積階地地貌。地形平坦, 北高南低。 1.3.2 巖土分層及其特征巖土分層及其特征 段內均為第四系(Q)地層覆蓋。地表多為第四系全新統人工填筑(Q ml 4 ) 雜填土覆蓋,其下為全新統沖積層(Q4 al)粘土、粉質粘土,第四系上更統冰水 沉積、 沖積 (Q3 fgl+al) 卵石土夾砂透鏡體及第四系中更新統冰水沉積、 沖積 (Q 2 fgl+al) 卵石土夾砂透鏡體,下伏白堊系上統灌口組(K2g)泥巖。 土層從上至下依次分述如下: 人工填筑土(Q ml 4 ):以雜填土為主,褐灰
3、、灰褐等雜色,松散稍密, 稍濕潮濕。由碎石、砂土、磚瓦碎塊等建筑垃圾組成,其間充填粘土,均 勻性差,壓縮性高。厚 1.04.0m。 粘土(Q al 4 ):深灰、灰綠色。含少量角礫,局部含細粉砂較重,呈透 - -2 2- - 鏡體狀分布于卵石土()層上部。可塑硬塑。天然密度=1.82 2.0g/cm 3、天然含水量=25.325.9%、天然孔隙比 e=0.730.92、塑性指 數 Ip=17.223.4、 液性指數 Il=0.30.5、 天然快剪粘聚力 C=53.679.2kPa、 內摩擦角=11.013.4、壓縮系數 a0.10.2=0.190.49MPa -1、壓縮模量 Es=3.649.32MPa。頂板埋深 2.43.0m,層厚 03.10m。 粉質粘土(Q al 4 ):灰黃色,可塑硬塑。含鐵、錳質及鈣質結核。呈 透鏡體狀分布于卵石土()層上部。天然密度=1.892.08g/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