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區中醫院綜合樓基坑支護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5頁】.doc
-
資源ID:197969
資源大小:109KB
全文頁數:2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東川區中醫院綜合樓基坑支護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5頁】.doc
1、東川區中醫院綜合樓基坑支護東川區中醫院綜合樓基坑支護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 (一)工程概況: 東川區中醫綜合樓位于東川區古銅路與碧云街交匯處, 場地西面 緊鄰碧云街北緊鄰門診樓,南面緊鄰私人住宅,西側局部緊鄰醫院職 工宿舍。擬建建筑物未為 1-6 層框架剪力墻結構醫院,1 層地下室。 (二)場區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 1、場地工程地質條件 擬建場地位于東川區古銅路中醫院內,一高約 3.5m 的擋土墻之 上,場地在地貌上屬于沖坡積坡地貌,擋土墻之上現狀地面標高在 1230.1601231.560 之間,擋墻之下現狀地面標高在 1227.284 1227.52
2、7 之間。 2、地層巖性 經鉆探揭露,構成場地的地層為第四系填土(Q4mc) 、第四系沖 坡積(Q4al+dl)角礫。按成因并結合各土層物理力學性質,將土層 劃分為 2 個工程地質單元層。 (1)填土(Q4mc) :灰褐色,稍密,稍濕,由粉質粘性土及少量 角礫、碎石組成。固結程度低,層厚 1.00-1.40m,平均厚度 1.20m。 整個場地均有分布。 (2)角礫(Q4al+dl) :褐、褐灰色,中密,稍濕,角礫含量約 占 65%,成分主要為泥巖、砂巖及灰巖,粉質粘土充填。層頂埋深 1.00-1.40m 揭露厚度 18.50-19.60m,平均 19.05m,整個場地均有分 布,未揭穿。 3、
3、水文地質條件 建筑場地地下水主要為第四系 (Q4) 堆積物中的孔隙型潛水。 勘 察期間,未見地下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氣壓降水補給。地下水變化 幅度受季節影響。 (三)設計主要說明 1、 基坑支護形式 本方案采人工挖孔樁結合預應力錨索的形式進行支護, 根據設計 要求,施工時分別照臨時性、永久性支護體系進行處理;坑頂御載放 坡并進行噴錨掛網封面處理。根據場地基坑開挖深度以及環境、地基 土狀況等按相關規程、規范,經分析、計算,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 應力錨索、局部坑頂御載放坡、鋼筋釘、冠梁、腰梁、噴錨支護等結 合地基土加固的綜合方案進行基坑支護。 2、降排水方案 (1)環基坑壁頂施設 300300mm 排水溝后及三級沉淀池。 (2)基坑開挖過程中設臨時性的降排水坑進行降排水,基坑開 挖至基底后沿基坑壁挖設 300300mm 排水溝后,回填級配碎石形成 盲溝,并設積水井進行集降水,降水井直徑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