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XX 山隧道初期支護施工方案山隧道初期支護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 、編制依據、編制依據 1.XX 國道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招投標文件、 XX 山隧道施工圖紙、 施工資料。 2.國家和交通部現行的有關公路隧道工程的設計暫規、施工指南、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以及頒布的現行設計規范 、 和其它有關文件資料。 3投標書承諾的以及施組制定的本隧道安全、質量、工期目標和實施性 施工組織設計。 4踏勘工地和現場實際情況。 5.依據 GB/T19001-2000 質量標準體系、GB/T24001-1996 環境管理體系 和 GB/T28001-2001 職業健康
2、安全標準建立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管理體 系。 、編制范圍、編制范圍 XX 山隧道 XX112+521XX112+561 范圍內的隧道洞身初期支護施工。 、工程概況及主要工程數量、工程概況及主要工程數量 1 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川XX高山區,橫斷山脈中段的大雪山脈與XX山脈之間, 屬于構 造侵蝕高山地貌,地勢起伏較大。隧道XX端(進口段)自然坡度為18 。44。 : XX山端(出口段)自然坡度為2933。隧道穿越的XX山山脊渾厚,兩側地勢 起伏較大,中部較為平緩,隧址區絕對高程41954636m,高差約441m。 2 2、工程、水文地質特征、工程、水文地質特征 、地層巖性: 隧道區范
3、圍內地層巖性為強風化板巖、 變質砂巖, 棱角狀, 粒徑 220cm,h 含量約 50-60%,其余為角鑠和粉土,結構松散稍蜜。厚度 5.0015.00m,分 布于進出口段及地勢較為低洼平緩段。三疊系上統 XX 組中段(T3Y 2):主要成 分為含碳質絹云母板巖夾薄中厚層狀變質砂巖。 、地質構造特征及地震 隧址構造部分處于北東向 XX 河斷裂帶, 南東向 XX 斷裂帶, 南西向 XXXX 斷裂帶,西側 XXXX 斷裂所構成的“XX-XX 棱形” 級斷塊中部,具體構造 部位位于 XXXX 地槽褶皺系 XX 冒地槽褶皺帶 XX 背斜, 該段動力變質作用較 強, 板理較發育, 巖層揉皺強烈, 隧址區巖層總體產狀為 191-207 。 6178. 。 、水文地質 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松散巖類孔XIE水,富水性不均。主要接受大 氣降水補給,以泉形式向地勢低洼及溝谷處逕流排泄。隧道最大涌水量為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