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市地鐵 3 號線老街站基坑工程 主體圍護結構施工監測實施方案 第一節 工程概述 . 2 第二節編制依據 . 2 第三節蓋挖法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分析 . 3 第四節監測項目 . 4 第五節測點布置、測試方法及工程量匯總 . 6 第六節監測頻率及控制標準 . 11 第七節監測儀器設備 . 12 第八節監測組織機構 . 13 第九節 超前預報與信息化施工 . 13 第十節 監控量測的質保措施 . 14 第十一節報告形式 . 14 xx 市地鐵 3 號線老街站基坑工程 主體圍護結構施工監測實施方案 第一節工程概述 xx 市地鐵3號線老街站基坑采用采用蓋挖逆作法施工,挖深約24米,主 體結構設
2、計為800mm厚地下連續墻。在車站東北角設置兩個風亭(北風亭和南 風亭),車站北側 設置一個通道(E通道),其小北風亭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墻, 鋼支撐作支護體系;南 風亭和E通道基坑圍護結構均為鉆孔灌注樁和旋噴樁,支 護體系均為鋼支撐。根據xx 地區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定GJB02-98規定, 主體基坑變形控制保護等級為一級。 基坑工程的設計預測和預估能夠大致描述正常施工條件下,圍護結構與和鄰 環境 的變形規律和受力范圍,但必須在基坑開挖和支護施筑期間開展嚴密的現場 監測,以 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進行施工監測的主更目的和意義如下: 1、 為工程施工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 2、 及時掌握基坑I韋I護
3、結構和相鄰環境的變形和受力情況,對可能出現的險 情 和事故提出警報;確保基坑圍護結構和鄰近建筑(構)物的安全。 通過施工監測收集大量的位移、受力數據,并及時將數據加以分析、處理, 對施工質 量和基坑安全做出綜合判斷,以指導后續施工,真正實現信息化施工。 第二節編制依據 1、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2、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 3、 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97) 4、 xx 市地鐵3號線老街站主體圉護結構設計圖 5、 xx 地區建筑深基坑支護技術規范 第三節蓋挖法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分析 xx 市地鐵3號線老街站基坑的圍護結構采用地卜-主體結構作為支撐。這種 樓板支 撐鋼度大,穩定性高,適用于 xx 地區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建筑密集的場 地。 由于地下連續墻深入巖層或深入下臥的相對隔水層,而且在開挖范I韋I形成封 閉 布置,基坑開挖對周邊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