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蒼溪縣“十三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十三五”時期,是蒼溪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也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時期。 為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推動全縣農業農村經濟跨越發展, 根據 蒼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有關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特制定蒼溪縣“十三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第一章第一章規劃背景規劃背景第一節“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間, 縣委、 縣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強農惠農政策,以轉變
2、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以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重點,以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和幸福美麗新村為載體,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 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 48.0637 億元,年均增長 5.2%(現價,下同);實現農業增加值 27.8億元,年均增長 4.0%;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048 元,在 2010 年基礎上凈增 5365 元,年均增長 12.7%。我縣被確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四川省現代農業重點縣、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鄉村旅游示范縣。(一)做大優勢產業規模,增收保供能力明顯提升。
3、堅持“1+3”優勢產業發展思路,以獼猴桃為領軍、畜牧生態養殖為主導、中藥材為特色、蒼溪梨等小水果為傳統的優勢支柱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紅心獼猴桃種植面積 35.2 萬畝,比2010 年 12.3 萬畝增長 1.87 倍,年產量 10.2 萬噸,實現綜合產值 30 億元,建成世界紅心獼猴桃原產地、中國紅心獼猴桃第一縣;年出欄生豬 94.8 萬頭、家禽 448 萬只、兔 30.6 萬只、牛 2.3 萬頭、羊 3.1 萬只,畜牧業產值達到 20.89億元,建成全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羅漢果、川明參、丹參、黃精、白芨等中藥材種植面積 10 萬畝,年產量 3.5 萬噸,產值 2.3 億元;改造提升梨園 9 萬畝,形成 15 萬畝種植規模,年產值 3.1 億元;林產業基地達到 20 萬畝,林業總產值23.42 億元,比 2010 年增長 32.2%。穩定糧食播面 90 萬畝以上,油料播面 30萬畝以上,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