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生活小區生活污水治理方案某生活小區生活污水治理方案一、原水量及水質一、原水量及水質污水流量:300 噸/日參照典型生活污水:COD:400mg/lBOD:200 mg/l; SS:220 mg/l。二、出水要求達到標準二、出水要求達到標準COD:50mg/lBOD:10 mg/l; PH:6.59。三、工藝流程三、工藝流程四、工藝說明四、工藝說明1、生活污水經小區化糞池初步處理,經由既設的排水溝道系統匯集到污水處理站調節池內,池內進行水量均衡和水質調節。調節池前設機械格柵,攔截較粗大的雜質(防止泵堵塞)。池內設曝氣系統,以去除有機物夾帶的泥沙。2、調節出水由一級提升泵提升進入初沉池,去除原水
2、所含的比重較大懸浮物。3、初沉池出水依重力進入接觸氧化池,通過微生物作用,將大分子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有機物,繼而為微生物所消耗,達到去除有機物的目的。微生物進行好氧呼吸,氧靠鼓風機鼓風提供氧氣。為充分發揮接觸氧化池的處理效率,在池內填充懸浮填料,以增加微生物密度。4、接觸氧化池出水進入二沉池,水中攜帶的脫落的生物膜等懸浮物在此沉淀。沉淀污泥與初沉池污泥一并進入化糞池,定期清掏。5、由于生活污水含有大腸菌等對人體有害的菌類,為使出水滿足雜用水細菌學指標,二沉池出水需消毒,消毒劑采用次氯酸鈉,這樣在達到消毒的同時,也能滿足出水余氯要求。5、為進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及懸浮物,保證出水水質,二沉池出水
3、經泵提升后進入機械過濾器及活性炭過濾器。 過濾器定期反洗,反洗水回流至接觸氧化池,使反洗水所含的有機物重新處理,避免直接排放污染環境。至此,出水已達雜用水標準,可以用于綠化、沖廁等雜用。五、主要設備清單五、主要設備清單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機械格柵格柵間隙10mm1 臺2過濾器進水泵Q=15m3/h;H=20m 水柱2 臺臺灣川源一用一備3反洗泵Q=15m3/h;H=30m 水柱1 臺臺灣川源CP(T)-5-15-1004曝氣頭SMB-300 膜式曝氣頭25個5柱狀懸浮填料50m36機械過濾器110032001 臺7活性炭過濾器180032001 臺8石英砂9活性炭10羅茨鼓風機Q=4.2m3/min;H=5000mm水柱GRB-802 臺臺灣川源一用一備11污泥泵Q=2t/h1 臺臺灣川源12管路管件1 套13電控儀表1 套14消毒設備1 套15合計六、主要構筑物六、主要構筑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