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校園”建設基礎工程信息資源規劃方案書(五)(11頁).doc
-
資源ID:209819
資源大小:33.54KB
全文頁數:11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1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數字校園”建設基礎工程信息資源規劃方案書(五)(11頁).doc
1、“數字校園數字校園”建設的基礎工程:信息資源規劃建設的基礎工程:信息資源規劃(五五)“數字校園”建設是大型復雜的信息系統工程。理論研究和開發實踐都表明,大型復雜信息系統工程成敗 80%的因素是由其頂層設計或總體設計決定的。 著名系統工程專家錢學森特別強調總體設計的重要作用。 他指出, “總體設計部設計的是系統的 總體,是系統的總體方案,是實現整個系統的技術途徑。總體設計部一般不承擔具體部件的設計, 卻是整個系統研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抓總單位。”以系統工程理論為指導,總結前一階段“數字校園”建設的經驗,我們認識到,要確保“數字校園”建設的成功就要做好信息資源規劃進行規范的需求分析、建立系統模型
2、和統一的數據標準等,這些都是總體設計的主要內容。某些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沒有上去的重要原因,是沒有進行統一的信息資源規劃,沒有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盡管做了某種“總體規劃”,但并不能用來指導后續的應用系統開發,而分散開發必然要導致走上“數據自采自用”、形成“信息孤島”、信息不能共享的老路。利用信息資源規劃的成果去指導、控制和協調后續的開發建設工作,才能取得信息化建設的成功。數據環境重建數據環境重建根據馬丁提出的四類數據環境的理論方法,會明顯地看出,“數字校園”建設的核心任務是數據環境重建(DataEnvironment Reengineering,簡稱 DER)。四川省教育廳領導在去年全省高校校園
3、網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有 70%以上的校園網應用領域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學校的部分管理,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校園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高, 沒有發揮網絡的巨大功能。 我們稍作分析就會發現:有些學校沒有自己的信息數據庫、資料庫;更多的學校是已經建立了一些數據庫,但從結構上看,缺乏科學嚴謹的分析設計,基本停留在“應用數據庫”的水平上,而不是“主題數據庫”;從內容上看,可以說是量少質差,例如,教職員數據庫和學生數據庫的“完整性”總是難以實現,學科建設中的諸多信息資源沒有做有序的結構化組織存儲。解決校園網上信息資源混亂和信息資源貧乏問題, 就是要實施數據環境重建工程。我們提出的數據環境重建的技術方法,是在信息資源規劃之后,按以下具體步驟進行的:第一步:重整數據結構。以數據模型的基本表為標準(例如,某校信息資源規劃建立了組織機構、 教職員工、 專業課程、 學生、成績、資產設施、教學儀器和圖書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