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荊州市農產品加工產業荊州市農產品加工產業 5 5 年發展規劃年發展規劃(2009(20092012013 3年年) )為充分發揮我市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加速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有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四個一批”的思路,結合我市農業實際制定本發展規劃。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為指導,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加工大縣建設為手段,力爭把荊州建設成湖北省最大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特別要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現代農業突破口、我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
2、、縣域經濟的主陣地,堅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向、大力培植龍頭企業,堅持推進科技進步、積極創建精品名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點,加快發展,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產品市場競爭力。(二)基本原則。1.堅持市場導向原則。要以市場為取向,立足國內國際兩大市場,充分考慮市場對農產品多樣化、多層次、優質化的要求,重點發展市場前景廣闊和附加值高的優勢農產品,同時結合區域經濟特色、產品經濟特色、地區文化特色,瞄準市場不同客戶群體,加大市場開發力度,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大幅度提高產品品牌銷售收入和產品市場占有率。2.堅持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原則。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逐步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
3、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同時要注意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低層次惡性競爭和產業結構雷同。3.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積極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效利用自然資源,重點發展節約型農業和循環經濟產業。積極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廣先進設備和加工工藝。積極引導企業開展農副產品綜合利用,實現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與生態環境的保護改善相協調,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提高,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4.堅持效益優先原則。以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中心,按照農業產業化發展要求安排好項目、組織好生產和經營。大力培育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社,全力推行“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形式的利益連接機制,確保企業農民雙贏雙利。堅持實行發展與提高并重,勞動密集型與資金技術密集型并重,利用本地資源和外地資源并重,推進農產品加工由資源消耗型向高效節能型轉變。大力發展高新技術加工產業,使農產品加工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