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業帶專題規劃方案文本(29頁).doc
-
資源ID:210055
資源大小:53.54KB
全文頁數:2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珠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業帶專題規劃方案文本(29頁).doc
1、珠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業帶專題規劃珠江三角洲高新技術產業帶專題規劃一、發展現狀(一)基本情況珠三角高新產業帶是由科技部批準的三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帶之一,是一個依托交通干線融合、集散人口、產業、城鎮、物流、能流、信息流的線狀空間地域綜合體,這種獨特的空間地域綜合體帶動著區域經濟系統的迅速發展。 珠三角高新產業帶范圍與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相同,包括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門市、中山市、東莞市,惠州市區以及惠陽、惠東、博羅,肇慶市的端州區、鼎湖區以及四會市、 高要市, 總面積 4.17 萬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 4077萬(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分別占廣東省土地面積的 23和廣東省總人口的 47
2、。從珠三角高新產業帶的基本結構形態來看,它以廣州、深圳兩個中心城市為龍頭,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結點,沿珠江兩岸,把中心城市、其他城市、鄉鎮、高新區和高新技術企業溝通起來,形成點線相連、互相交織的網絡。這個網絡在技術上、經濟上緊密聯系,生產上互相協作,在社會地域分工過程中,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為主導的地域綜合體。珠三角高新產業帶是我國目前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最大、 發展速度最快、產品出口額所占比重最高的高新技術產業帶。2000 年,產業帶內國內生產總值 7378.6 億元,占廣東省的 69.6;高新技術產品產值 2664 億元,約占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 93.6;生產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
3、1694 家,實現工業增加值 743 億元,約占廣東省的 92;高新技術產業界從業人員約 82 萬人,其中大專以上技術人員 16 萬人, 從事 R&D 活動人員約 7 萬人, 約占廣東省的 9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 165 億美元,占廣東省的 96。目前,產業帶內有廣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 6 個國家級,東莞、肇慶、江門 3 個省級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珠海 2 個國家軟件產業基地, 3 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 12 個國家“863”成果轉化基地,1 個國家級的大學科技園。加快珠三角高新產業帶的建設,對促進廣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舉足輕重。(二)發展優勢1.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 正在成為廣東的第一經濟增長點。 “九五”期間,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平均增長 32,大大高于同期工業增長速度。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逐年上升,2000 年達18,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