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園林綠化樹種規劃園林綠化樹種規劃第一節規劃意義和原則園林綠化樹種規劃是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重要一環,關系到今后綠地系統建設的興衰成敗。因為園林綠化樹種是城市綠化的首要選材, 不同的樹種具有各異的形態特征、 生態習性和功能效益。 不同的樹種在同一地區或同一樹種在不同的環境地區都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只有根據地區的特點和樹種的特性, 科學地規劃與選擇園林綠化樹種, 才能保證各類綠地綠化的成功,創造出優良的生態環境。園林綠化樹種的選擇與規劃, 總體上應當既要保證各類園林綠地綠化功能的需要, 又要因地制宜,繼續發展當地樹種優勢,同時還要充分考慮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城市發展方向、科技發展與管理水平等,與時
2、俱進,顧及未來,綜合規劃城市園林綠化樹種。園林綠化樹種包括喬木、 灌木、 藤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等。 本規劃涵蓋以上各類樹種。 規劃時,必須將該地區現有的綠化樹種(包括普查的古樹名木)作為參考依據,并結合參照同類或類似地區的園林綠化樹種,以及各類具體樹種的生理習性、觀賞性、防護性等。樹種規劃的原則如下:1、因地選樹,按照本地地帶性植被類型的基本分布規律選擇規劃地帶性樹種,以鄉土樹種為主。2、堅持生態效益優先、以喬木為骨干的原則,喬木生態功能發達,效益持續時間長,將喬木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骨架,有利于加快改善城市生態環境。3、骨干樹種必須選擇優良樹種,以地帶性優勢樹種為主,適當選用少量經過馴化栽植的外
3、來優良樹種。優良樹種具有生長較快,適應性強,抗逆性大,病蟲害少且易于防治、抗毒、吸毒廣,便于大苗移植、栽培管理、栽植后,立桿見影、成效快。4、規劃樹種要多種多樣,科學全面,統籌兼顧,優勢互補,合理安排,各類型喬木、亞喬木、灌木、藤木及草坪地被植物合理配置。堅持速生樹與慢生樹、常綠樹與落葉樹、針葉樹與闊葉樹、深根性樹種與淺根性樹種、重點美化樹與普遍美化樹種的多元結合。不同的綠地需要配置不同類型的樹種,樹種復層混交配置,能構成相對穩定、景觀豐富、功能綜合、效益持久的人工植被群落。5、堅持發展與保護相結合,注重發展優良樹種、先進品種,同時要積極保護古樹名木品種,適當延續長壽、珍稀、特異地方樹種。古樹名木是歷史遺留下的寶貴財富“一樹一景”,要盡量規劃保留、移植、保養古樹名木,適當發展有關樹種,及早育大苗,引種栽培。6、保護和利用現有綠地,保持自然地貌,提倡植物品種多樣性,進而提高生物多樣性原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