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潢川縣農業潢川縣農業園區規劃方案園區規劃方案潢川縣農業園區規劃方案1 總體規劃提要總體規劃提要1.1 背景意義潢川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地處豫、鄂、皖三省的連接地帶,東距合肥 227 公里、南離武漢 223 公里、北至鄭州 413 公里、西抵西安 696 公里,為豫東南重要的交通樞紐與物流中心。 “十一五 ”期間,潢川經濟發展較快,但總體經濟水平仍然不高。潢川在政治上屬于河南省,但在經濟上受安徽、武漢的影響很大。信陽潢川似乎夾在河南湖北之間,經濟受鄭州,武漢經濟的排擠。這也是信陽潢川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吧。1.2 區域地理潢川縣城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名城,一水東流,城分南北
2、,兩橋相連,獨具一格。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區域優勢進一步凸現。京九鐵路、寧西鐵路及規劃中的衡(水)潢(川)鐵路,G45 大廣高速、G40 滬陜高速,國道 G312干線、國道 G106 干線,京九、烏滬兩條光纜和西氣東輸兩條支線均經過潢川,形成了五個黃金“十字交叉” ,使潢川縣具有溝通南北、承東啟西的獨特交通通訊中樞條件。潢川地處大別山側洪積扇向淮北平原過渡地帶,屬合肥-潢川盆地, 地質結構屬淮陽古陸邊緣的一部分, 地貌為剝蝕侵蝕類型, 地勢南高北低,略向東北傾斜。境內淮鳳崗、七里崗、黃寺崗與寨河、潢河、白露河、春河 “三崗四河”相間分布,淮河沿縣北側東流,將全縣地貌分為三個類型:南部為
3、低山丘陵,面積占 11.4%;中北部為壟崗,面積占 65.7%;沿河為平原洼地,面積占22.9%。1.3 資源潢川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熱豐裕,四季分明,盛產稻米、小麥、油菜、紅麻、水產、畜禽、花卉、茶葉等。特色農業甲魚年產 35 萬公斤,有“甲魚王國”之稱;櫻桃谷鴨養殖量達 2400 萬只,居亞洲第;花卉面積 5萬多畝,有 200 多個屬類,是全國花木示范基地縣和國家授牌的“花木之鄉” 。潢川水資源充足。水資源年均總量 73.47 億立方米,地表徑流占 7.9%、地下水占1.3%、過境水占 87.9%1.4 交通潢川區位優勢獨特,交通通訊發達。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黃金”地帶。公路國道 G312、G106 線,滬陜高速公路 G40 和大廣高速公路 G45 分別在縣城交匯,縣際交通便利,離豫南大部,分縣區均在 1.5 小時公路車程內。鐵路 潢川是河南 7 個重要鐵路樞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