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40萬套實木家具生產線技術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104頁.doc
-
資源ID:218356
資源大小:125.50KB
全文頁數:8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年產40萬套實木家具生產線技術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104頁.doc
1、年產年產 40 萬套實木家具生產線技術改造萬套實木家具生產線技術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蕉嶺縣洋臣木制品有限公司二 00 六年二月二十三日1目 錄第一章、總論.2第二章、項目簡介. . .4第三章、設備、土建及生產設施.6第四章、工藝流程.7第五章、項目產品市場預測.7第六章、辦廠條件.8第八章、勞動安全及職工衛生析.9第九章、消防、防雷.12第十章、經濟效益分析.132第一章 總論一、項目提出背景及企業現狀(一)項目提出背景蕉嶺縣地處粵東山區,毗鄰閩、贛兩省。全縣面積約 960 平方公里, 人口為 23 萬人, 現有林地面積 112 萬畝, 活立木蓄積量為 260萬畝,2005 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
2、值 31 億元,是廣東省邊遠山區縣之一。蕉嶺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工農業發展潛力大。但由于地處偏僻山區, 開發較晚, 使工農業發展水平至今仍較低。 目前,全縣工業產品僅以水泥、碳酸鈣粉為主,輕工業如家俬加工業基礎較薄弱,全縣的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從而帶來經濟發展緩慢。為充分利用我縣和毗鄰地豐富的木材資源和借天汕高速公路在 2006 年 12月開通及蕉嶺縣 2005 年獲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為契機, 更有利于促進地方工業區發展,加快建設新農村步伐,洋臣木制品有限公司提出在原有年產 20 萬套餐椅生產線的基礎上, 在金城工業基地興建擴大完善配套年產 40 萬套餐椅生產線的設想。 在得到
3、蕉嶺縣發展與改革局批準立項后, 又于 2006 年 3 月 6 日蕉嶺縣環境保護局環境影響批復。該項目作為利用木材資源優勢,擴大生產規模,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發展,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多方案比選和充分論證,完成了編制可行性研究論證工作。該項目符合廣東省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屬山區資源開發加工型、出口型和3勞動密集型的項目,也是山區造血型項目。(二)編制依據1、2006 年廣東省十大“雙優”技術改選工程(專項目錄)第八款“重大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工程”中第一條“重點耗能企業和工業園區的節能降耗”的專題;2、2006 年蕉嶺縣環境保護局“環境影響評估的批復” ;3、蕉嶺縣發展和改革局“登記備案項目編碼 08614211014131”(三)企業現狀洋臣木制品有限公司位于蕉嶺縣北礤鎮洋山村,年產 20 萬套餐椅,共有 5 條生產線,廠房面積約 3.5 萬平方米,資產總額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