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中學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四中學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一章第一章總總論論第一節第一節項目概況項目概況一、項目名稱:*第四中學建設項目二、建設單位:*教育局三、建設性質:新建四、建設地點:*梅林鎮城南大道城關第四小學以南五、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占地 45 畝,規劃容量 2500 人,新建教學樓兩棟,6 層框架結構,普通教室 70 間,建筑面積15000m2;綜合樓一棟,6 層框架結構,為多功能教學輔助用房和辦公用房,建筑面積 6000 m2,總建筑面積 21000 平方米。本項目擬建教學樓、 綜合樓及道路硬化、 綠化、 校門、 圍墻、排水排污管道等。六、總投資及投資構成、資金籌措1、
2、項目總投資 2600 萬元,其中:建安工程 2465 萬元,工程其他費用 135 萬元。2、項目資金來源:爭取上級專項資金 500 萬元,上級補助2012 年、2013 年、2014 年教育附加資金 2100 萬元。七、項目提出的理由教育是百年之基,是民族進步和國家振興的基礎,是提高2全民族素質和創造力的根本途徑。要應對我國加入 WTO 的新形勢,主動參與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和諧社會,必須依靠強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撐,依靠勞動者和廣大市民素質的普遍提高,依靠廣大市民受教育程度和質量的普遍提高。*教育事業經過改革開發三十年,特別是近十年的快速發
3、展,已經構建起結構比較合理、質量水平較高、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教育體系,形成了自身的獨特優勢,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日益凸顯。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四化”建設進程的決策部署,大力發展全縣教育事業,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通過上級專項資金、縣財政撥款等多渠道籌資的方式擴大城區中心小學辦學容量, 緩解城住中小學因容量不足引起的大班額狀況,解決廣大進城農民工子弟讀書難的問題,這是提出本項目建設的主要理由。第二節第二節編制依據和范圍編制依據和范圍一、依據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校舍建設與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發200621 號) ;3、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 ;4、 *中小學、布局規劃(2011-2015 年) 35、 關于印發贛州市中小學校安全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市府辦字200997 號) ;6、 中小學校舍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