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總論1.11.1 項目概況項目概況1.1.11.1.1 項目名稱項目名稱XX 市 XX 住宅工程項目。1.1.21.1.2 項目項目地址地址該項目位于 XX 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XX 村,東鄰 XX 國道,西臨 XX 路,處于 XX 西道以南,XX 西道以北。1.1.31.1.3 城中村改造的意義城中村改造的意義“城中村”改造成為我國徹底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個必然環節。城中村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臟、 亂、 差”等諸多問題, 也落下了“治安差”等諸多隱患。“城中村”改造是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事關村民、集體、開發商、政府等多方利益。都市里的村莊既是我國歷史的遺留物,又是高速城市化進程中的新生體。
2、 “城中村”改造也就成為我國徹底城市化的一個必然環節。1 1、 “城中村城中村”的類型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的類型及存在的主要問題當前“城中村”在我國存在以下幾種類型:A 類,完全沒有農用地的農村,且己經完全被城市包圍;B 類,有少量農用地的農村和處于城市近期重點建設區域的農村;C 類,有較多農用地的農村和暫時不列入城市重點建設區域的農村。由于二元結構的存在,“城中村”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比較典型的有以下幾點:一是“城中村”的管理體制與城市社區管理體制不適應,由于許多管理關系不清、責任不明,導致遮掩在城市角落里的村莊成為城市管理上的“盲點”。二是“城中村”的規劃滯后,“城中村”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用地
3、發展無序、建筑物零亂、消防安全隱患大、環境衛生惡劣,外遷入人口難以管理。三是沒有一次產業用地,或只有少量的一次產業用地。四是“城中村”村小農經濟觀念濃重,安于現狀,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綜合素質較差,就業困難,較難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2 2、 “城中村城中村”形成的原因形成的原因第一,從市場的供需關系上看,“城中村”優越的區位條件使之成為房地產開發的熱點,從供給方看,村民在短期內獲取既得利益的心態使開發建設偏離正確的軌道。第二,“城中村”土地未能及時收歸國有,宅基地制度的存在,是造成“城中村”問題的根本原因。第三,尚未形成一套真正有效的針對于“城中村”改造的管理制度,相關的城市建設管理法規對于土地的所有權歸農村集體所有的“城中村”的建設無法產生足夠的效用。第四,在各個層次的城市規劃編制與實施過程中,對“城中村”所帶來的后遺癥缺乏足夠的重視和深入研究,未能及時針對“城中村”特有的情況制定合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