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總論總論1.11.1 基本情況基本情況項目名稱:江西省尋烏縣澄江鎮垃圾處理建設項目項目性質:新建建設單位:尋烏縣澄江鎮政府建設地點:尋烏縣澄江鎮團豐村建設內容:新建平均日處理垃圾 50 噸填埋場及配套附屬設施,購置設備等。主要包括:垃圾處理場及進場道路工程、管理區、滲濾液處理站、環衛所及村級垃圾處理站等。建設規模:最大日處理生活垃圾能力為 60 噸,平均日處理能力50 噸,填埋場使用年限為 50 年。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 600 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資金450 萬元,地方自籌 150 萬元。進度計劃:工程計劃 2010 年 4 月底之前完成前期工作、工程設計及招投標工作,20
2、10 年 5 月開工,至 2011 年 11 月全部竣工。計劃工期為一年半。1.21.2 編制依據編制依據1、 尋烏縣統計年鑒 ;2、 尋烏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3、 尋烏縣總體規劃綱要 ;4、關于編制項目資金申請報告的委托書;5、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的其它基礎資料。1.31.3 編制目的編制目的2通過對本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 對垃圾處理場場址、 規模、垃圾處理工藝技術方案等進行技術可靠性、 經濟合理性及實施可行性的多方案比較和論證,在此基礎上提出推薦方案,使所選方案科學合理、技術先進、運行穩妥可靠、占地面積小,造價省、運行成本低,使工程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達到最佳統一,為尋烏縣澄
3、江鎮創建優美、良好的環境打下基礎。1.41.4 編制原則編制原則本報告的編制按以下內容作為編制原則:1、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基本政策,工程設計必須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及標準。2、按照全面規劃的原則,使工程建設與澄江鎮發展相協調,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以垃圾無害化為基本出發點,盡量做到減量化,逐步實現資源化的目的,充分發揮本項目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3、采用易于管理、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處理工藝,確保垃圾衛生填埋及滲瀝液處理效果,根據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優先考慮采用國內外技術成熟、運行可靠、高效率低能耗的設備。4、積極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和生活環境,注重垃圾填埋場的環境建設,把衛生填埋場設計成為與周邊環境相適應的協調的填埋場。1.51.5 服務范圍服務范圍尋烏縣澄江鎮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服務范圍是澄江鎮, 涉及人口3.3 萬人。工程處理對象是生活垃圾,包括工業及其它服務行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