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薛城區245省道東側黃風口破損山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技術標施工方案(51頁).doc
-
資源ID:228999
資源大小:332KB
全文頁數:49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棗莊市薛城區245省道東側黃風口破損山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技術標施工方案(51頁).doc
1、技技術術標標書書第一章施工方案及主要項目施工方法第一節 項目區工程概況1、棗莊市薛城區 245 省道東側黃風口破損山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位于棗莊市薛城區黃風口風景區內,屬破損山體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項目主要整治內容為 3 個采石坑的治理。項目區西距 245 省道約 160m,北側為省道904, 西側為省道352及京臺高速公路, 交通便利, 項目區總面積為0.099Km2。極 值 地 理 坐 標 為 :東 經 1172233.79 1172247.05 ; 北 緯344641.87344655.17。該項目計劃施工總工期 164 天。2、項目區屬低山丘陵地貌,山坡平均坡度 30 32 ,分水
2、嶺處最高點海拔 332.6m,斜坡下方公路處海拔約 152m。基巖裸露,喬、灌、草發育弱,覆蓋率較低。風景區屬于第一級和第二級夷平面。第一級夷平面海拔 300m 以上,由于后期抬升剝蝕,夷平面上無風化物殘留,全為裸露基巖。3、項目區露天采礦破壞了自然山體植被,水土流失嚴重,造成當地生態環境惡化,礦山開采形成的高陡邊坡及采坑地質災害隱患點多,同時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區內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危害對象主要為附近村莊在采石場外圍有林地的村民以及外來游客。根據區內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分布情況,地質災害隱患點主要是穩定性差,生態環境惡化,存在安全隱患,嚴重威脅游人的生命安全,地質災害危險性大,危害程度大。第二節
3、施工方案總體設想本次治理工程以徹底消除項目區內的地質災害隱患、恢復項目區礦山地質環境,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監理單位對治理工程進行全程監理。項目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以保證生產、生活安全為目標,開展各項工作。根據黃風口破損山體地質環境現狀特征,擬選擇采用排險削坡、掛網噴播綠化、無紡布植生袋綠化、坡腳擋土墻、回填土石方、坡頂截水溝、施工標志牌等施工工藝進行綜合治理的方案,使礦區地質環境向良性轉化,恢復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態植被,改善視覺效果,從而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1#采石坑施工順序為排險削坡掛網噴播綠化坡腳砌筑擋土墻石方渣土回填種植土回填修建截水溝苗木種植養護。2#、 3#采石坑施工順序為排險削坡無紡布植生袋綠化坡腳砌筑擋土墻石方渣土回填種植土回填修建截水溝苗木種植養護。第三節主要項目施工方法結合治理區實際,本次治理工程主要施工法如下:一、 排險削坡危石清理主要針對陡崖表面浮石進行清理,